曹廷谈拉美政治生态:右翼回归 考验持续

  中评社香港1月26日电(记者 段晓鲁)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日前正式对外发布《冲突与动荡:复旦国际战略报告2022》。复旦大学拉丁美洲研究室曹廷副研究员撰写专题文章,他表示,2022年拉美地区政治生态持续调整,左翼力量全面回归。在大国博弈背景下,拉美一体化进程加快,地区外交呈现活跃态势,中拉关系持续稳定向好发展。但地区国家依旧普遍面临稳定政局、复苏经济和促进社会公平的多重挑战。

  曹廷表示,左翼浪潮席卷拉美。自2018年以来,拉美左翼持续回潮,先后在墨西哥、阿根廷、秘鲁、洪都拉斯、智利等多国实现上台执政。2022年6月19日,哥伦比亚左翼领袖佩特罗赢得大选,成为该国20多年来首位左翼总统。10月拉美第一大经济体巴西举行大选,前左翼领袖卢拉成功当选总统,标志着拉美左翼力量全面复苏。此外,委内瑞拉政治危机有所缓解,在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国积极斡旋下,11月马杜罗政府与反对派在墨西哥城举行谈判,就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达成共识。

  曹廷亦表示,然而在当前内外不确定因素增多背景下,拉美左翼执政面临较大压力。各国政府均面临着复苏经济和稳定政局的巨大挑战。大部分国家内部左右博弈依然激烈,部分左翼政党虽然赢得总统宝座,但失去议会控制权,政坛格局呈现“朝小野大”局面,左翼施政受到重重掣肘。2022年12月秘鲁府院之争再起,总统佩德罗·卡斯蒂略为阻止国会对其弹劾而宣布解散国会,反而被国会以其“违宪”为由弹劾下台。当月,阿根廷左翼副总统克里斯蒂娜被阿根廷司法机关宣布涉嫌腐败而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智利总统加夫列尔·博里奇改革推进缓慢,加之国内通胀持续、南部马普切人问题继续发酵,民众对政府不满加剧。9月智利新宪法草案公投未获通过,对左翼政府亦是沉重打击。此外,古巴在美国制裁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经济困难加剧,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更新进程面临诸多挑战。   曹廷指出,拉美国家整体“左转”为地区国家增强政治共识和团结合作创造了有利契机。2020-2021年,墨西哥作为拉美暨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轮值主席国,大力推动地区一体化重新扬帆起航。自2022年起,阿根廷担任拉共体轮值主席国。10月27-28日,拉共体在阿根廷先后举行了拉美国家外长会议和拉共体-欧盟外长会议,就加强拉美整体合作以及欧拉合作达成诸多共识。而卢拉亦表示,执政后将带领巴西重返拉共体,并且重启南美洲国家联盟。此外,锂矿资源最为丰富的拉美三国阿根廷、玻利维亚、智利意欲打造“锂佩克”,就锂矿的价格和产量进行协调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在拉美集体“左转”背景下,地区抱团取暖意识加强,一体化正重振旗鼓。

  曹廷继指,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拉美地区因资源丰富、市场广阔而愈发成为美欧竞相拉拢的对象。2022年6月美洲峰会上,拜登宣布提出《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计划》,欲从贸易、投资、供应链、创新、低碳经济五大领域全面加强对拉控制,得到拉美多国响应。同时,美国为缓解能源危机而部分放松对委内瑞拉经济制裁,允许雪佛龙公司有限度地恢复在委原油开采。欧洲亦加大对拉重视。欧盟外长博雷利两次访拉,围绕能源、经贸等议题与拉美国家加强合作。同时,欧盟与拉共体拟于2023年召开首脑峰会,推进地区间整体合作。法国和西班牙等国积极斡旋委内瑞拉问题,力促马杜罗政府与反对派举行和谈。总统马克龙公开表示,希望委内瑞拉重新回归国际石油市场,以增加全球石油供应、遏制油价。   曹廷谈到中拉关系会持续向好发展,有以下3点。

  一、是政治互信不断巩固。一方面,中拉高层互访密切。2022年,中国与拉美国家高层开展了密集互访活动。2022年初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和厄瓜多尔总统拉索赴华参加冬奥会开幕式,并对华展开国事访问,与习近平主席举行亲切会晤。7月,中国外交部拉美司司长蔡伟对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古巴、墨西哥、秘鲁和乌拉圭等国进行工作访问。2022年11月24-26日,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古巴国家主席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贝穆德斯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成为中共二十大后首位访华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元首。中古关系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合作、发展中国家真诚互助的典范。另一方面,中拉战略协作不断加强。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后,迄今已有8个拉美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同时,多数拉美国家在涉疆、涉藏、涉台等问题上坚定支持中方立场。2022年佩洛西窜台后,25个与华建交的拉美国家公开发声反对美方行径。

  二、是经贸合作稳步推进。2022年1-10月,中拉贸易额达到4097.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对拉出口和自拉进口分别增长16.8%和5.6%。中拉贸易结构加快均衡发展,拉美对华出口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多样化方向转变,生物医药、电子产品等高科技产品以及水果、花卉、烟酒、咖啡、藜麦、羊驼绒等农产品出口不断扩大。拉美目前是中国对外投资第二大目的地,中国对拉投资正由能矿开采转向促进多元化生产的国际产能合作,尤其向清洁能源、信息通信、互联网、高端制造、医疗等多领域延伸。同时,中国不断加快与拉美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2022年,中国与厄瓜多尔启动自由贸易谈判,并与尼加拉瓜达成商谈自由贸易协定的意愿。

  三、是人文交往不断扩大。疫情以来,中拉民间交往一度受限。自2022年以来,中拉人文交往持续复苏且亮点频现。中国与墨西哥、阿根廷、圭亚那、牙买加分别就建交50周年举行系列庆祝活动。2022年2月,包括巴西、阿根廷、智利在内的10个拉美国家派出运动员参加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式和多种项目,创造了该地区参加历届冬奥会之最。此外,由拉美14个国家的17名记者组成联合记者团对华访问,围绕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扶贫减贫、党的二十大等议题进行调研考察和深度报导,为促进中拉民众互相瞭解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中国和拉美国家将继续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开展全方位合作,为促进彼此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前行。   中评社香港1月26日电(记者 段晓鲁)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日前正式对外发布《冲突与动荡:复旦国际战略报告2022》。复旦大学拉丁美洲研究室曹廷副研究员撰写专题文章,他表示,2022年拉美地区政治生态持续调整,左翼力量全面回归。在大国博弈背景下,拉美一体化进程加快,地区外交呈现活跃态势,中拉关系持续稳定向好发展。但地区国家依旧普遍面临稳定政局、复苏经济和促进社会公平的多重挑战。

  曹廷表示,左翼浪潮席卷拉美。自2018年以来,拉美左翼持续回潮,先后在墨西哥、阿根廷、秘鲁、洪都拉斯、智利等多国实现上台执政。2022年6月19日,哥伦比亚左翼领袖佩特罗赢得大选,成为该国20多年来首位左翼总统。10月拉美第一大经济体巴西举行大选,前左翼领袖卢拉成功当选总统,标志着拉美左翼力量全面复苏。此外,委内瑞拉政治危机有所缓解,在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国积极斡旋下,11月马杜罗政府与反对派在墨西哥城举行谈判,就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达成共识。

  曹廷亦表示,然而在当前内外不确定因素增多背景下,拉美左翼执政面临较大压力。各国政府均面临着复苏经济和稳定政局的巨大挑战。大部分国家内部左右博弈依然激烈,部分左翼政党虽然赢得总统宝座,但失去议会控制权,政坛格局呈现“朝小野大”局面,左翼施政受到重重掣肘。2022年12月秘鲁府院之争再起,总统佩德罗·卡斯蒂略为阻止国会对其弹劾而宣布解散国会,反而被国会以其“违宪”为由弹劾下台。当月,阿根廷左翼副总统克里斯蒂娜被阿根廷司法机关宣布涉嫌腐败而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智利总统加夫列尔·博里奇改革推进缓慢,加之国内通胀持续、南部马普切人问题继续发酵,民众对政府不满加剧。9月智利新宪法草案公投未获通过,对左翼政府亦是沉重打击。此外,古巴在美国制裁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经济困难加剧,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更新进程面临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