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口回落 储蓄资金流向楼市
俗语有话“积谷防饥”,香港经济近年持续疲弱,市民减少消费,有钱都宁愿放入银行,加上不断有外来资金流入,本港银行存款愈储愈多。相比1997年银行存款仅不足3万亿元,经过28年累升近5倍;多年来证明港人储蓄能力惊人,这笔钱就好像投资市场入面随时可以出动的“弹药库”,一旦出击,随时引发另一次大旺市。
本港存款额已达天文数字,以去年全港整体物业注册总值计算,仅为5314亿元,只占现时银行存款总额的不到3%;回顾过去20年(2005年至2024年),累积物业注册金额亦仅约11万亿元,远低于现时的银行存款规模。这意味着,即使只有一小部分资金从存款流向楼市,对市场亦可构成支撑。当资金积聚于本地而未大量外流,一旦市场气氛转好或利率持续回落,这笔“储蓄弹药”有机会迅速转化为实际购买力。
近月息口回落,愈来愈多市民由“租楼”转做“买楼”。以前楼市一向租赁成交居多,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去年平均每10宗成交个案中,有6宗是租楼,有些月份更只得2宗买卖。
今年情况却有所转变,尤其2月至5月,“供楼平过租楼”成为大趋势,平均每10宗成交,有4至5宗都是买楼,租客和买家的比例几乎打成平手,表现势均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