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冲突:停火前景脆弱

6月20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民众集会抗议以色列对伊朗发动袭击。(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6月25日电/据新华社报导,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在社交媒体上说,以色列和伊朗已就“全面彻底停火”达成一致。伊朗和以色列双方24日均表示,接受与对方停火。不过,当天稍晚时候以伊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再度发动袭击,凸显停火“脆弱性”。

  专家认为,以伊双方在过去10多天的冲突中均遭受重大损失,难以支撑长期作战,直接“下场”的美国也不愿陷入战事泥潭,停火遂成为当下符合三方考量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伊朗核问题的解决,双方停火能持续多久仍是未知数。

  伊以美各有考量

  专家认为,在停火问题上,伊、以、美三方均有自身需要。

  在本轮冲突中,伊朗的军事力量和核设施遭到袭击,多名高级将领丧生,部分重要装备及其生产能力被摧毁。分析人士认为,伊朗目前不具备长期与以色列和美国作战的能力。英国地缘政治分析机构“女巫”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贾斯廷·克伦普说,据估算,即使不考虑以军对伊朗境内弹道导弹等武器的破坏,伊朗也可能将在“三个星期后”耗尽弹药。

  同时,持续冲突也将对伊朗政治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说,伊朗23日晚袭击美国在卡塔尔的空军基地,对美方空袭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回击,在此之后接受停火有助于伊朗维持政权和社会稳定。

  从以色列方面看,伊朗发射的导弹屡屡突破其防空系统,以方基础设施频频受损,民众的恐慌和不满情绪与日俱增。以色列方面有消息说,以色列油气管线和输电网络在袭击中受损。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7日报导,以色列防空系统“已不堪重负”,或仅能坚持10至12天。

  从美国方面看,其整体战略依然是从中东地区抽身,竭力避免陷入一场与伊朗的长期冲突。此外,特朗普政府下令空袭伊朗也引发共和党内“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阵营的不满,被指责背离了此前所谓“不卷入海外冲突”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