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编译:韩新政府危急关头的安保现实

韩国新总统李在明日前宣示就职

  中评社首尔6月25日电(记者 崔银珍编译)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外交安保中心研究委员梁旭(音)日前在韩国《中央日报》上刊文表示,大韩民国正面临严峻考验,自1953年以来被认为坚不可摧的韩美同盟正面临危机。文章编译如下:

  美国将安全力量集中于牵制中国,并根据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和平缔造(Peacemaking)"战略,与俄罗斯、伊朗和朝鲜进行谈判。如果与这些国家能够实现真正的和平,那将是再好不过的结果。然而,特朗普式和平缔造的基础是一种自私的计算方式,即专注于中国,并将其他威胁转嫁给盟友。因此,如果美国在放任朝鲜核问题的状态下,通过谈判仅减少对美国本土的核威胁,那么韩国将独自承担全部的核威胁。

  在这种千钧一发的状况下,韩国的安全在12·3紧急戒严后长达六个月无法正常运作。原本应在今年1月特朗普政府上台时启动的韩美合作因领导力缺失而陷入停滞。其结果是,在特朗普的美朝谈判话语体系中,只有朝鲜而没有韩国。在无法进行正常外交的时期,韩国不是美国规划的新安全秩序的主体,而是其对象。如果无法登上谈判桌,韩国就不是谈判的主体,而是谈判的对象——这正是国际社会冷酷的现实。

  随着新政府的成立,美国将向韩国提出削减驻韩美军和大幅增加防卫费分摊的账单。这不仅仅是因为特朗普将韩国视为"提款机(Money machine)",而是关乎韩国在遏制中国的战线中将扮演何种角色。根据所作出的选择,韩国可能在承担巨额成本的同时,反而因驻韩美军的削减而面临安全隐患。相反,也可能期待驻韩美军的增强或核力量的灵活部署。因此,在给予对方所需的同时,争取我们想要的东西,这样的智慧决断才是新政府最为迫切需要的。

  因此,对华外交变得更加重要。虽然不能构建与中国直接对抗的格局,但如果仅仅以平衡为名,在美中冲突结构中一味回避,就会重蹈萨德(THAAD)事件等最糟糕的局面。不仅会受到美中双方的怀疑,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会让中国确信韩国是一个在压力下退缩的脆弱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