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友谈世界经济形势:正在进行深度调整

  中评社香港1月21日电(记者卢哲)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日前正式对外发布《冲突与动荡:复旦国际战略报告2022》。复旦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宋国友教授为报告撰写了题为《低增长与高通胀: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的专题文章。宋国友指出,2022年,世界经济尚未走出疫情冲击,就又遭受地缘政治和大国竞争等因素影响,险象不断,多症并发,在控通胀和稳增长间进退失措。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的运行范式正在经历深刻变革,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愈发突出。重归市场逻辑,修复分工体系,再续大国协调,建立大致平衡的国际经济体系任重道远。

  宋国友指出,世界经济正在进行深度的增长范式调整。调整的主要方向是安全因素对于经济的影响更为突出。无论是政治主体,如国家,还是经济主体,如跨国公司,都更加从安全的角度思考经济问题,全球经济安全化态势日益明显。

  宋国友表示,一是地缘政治冲击全球经济。以俄乌冲突为标志,地缘政治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达到冷战以来最高峰。一方面,俄乌冲突本身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经济,包括但不限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欧洲地区经济分工体系近乎塌陷等,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震动。另一方面,为应对俄乌冲突以及制裁俄罗斯,其他经济体广泛实施非经济手段,大大改变了经济运行。这些制裁措施短时间内中断了市场规律,造成市场价格大幅扰动,加剧交易风险。

  二是大国竞争塑造全球经济。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双边之间仍在加剧的战略竞争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体系。随着中美缓慢但难以避免的中美经济局部脱钩,特别是美国围绕对华制造业回流和高科技“断链”所实施的诸多政策,严重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大大增加了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在中美大国战略竞争之下,全球原先的经济分工、贸易格局和规则体系都将经历重大变革。   三是经济安全影响全球经济。经济安全成为各国优先关注的国家利益。各国纷纷制定政策,以巩固本国制造业韧性,确保资源供给安全,增加经济体系自足性和自主性。全球范围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担忧进一步助推全球化退潮,压制全球经济增长。经济安全导致各种经济要素重新配置,即便这种配置从经济角度着实浪费,或者高度冗余,但在安全需求的推动下,也必须推进。在经济安全推动之下,全球经济的价值观对立和阵营间对抗不断,耗散全球经济增长动力。

  宋国友表示,总而言之,冷战后以全球化、自由化和多边化为导向的经济运行范式不断受挫,分工和效率或许仍是经济运行的重要考量,但已经不是最重要考量。即便没有回到冷战时期,后冷战时代的经济逻辑也已经根本改变。追求经济自主与安全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新的范式。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裂痕加深,面临经济秩序重塑。

  宋国友指出,世界经济未来面临双重危机。其一,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可能性进一步增加,世界经济也恐将遭受严重挑战。宋国友认为,美国经济其实并未从疫情当中真正走出来,增长基础不牢固,还需要货币政策持续发挥支撑作用。但为了应对更为急迫和重要的通胀压力,美联储不再把经济增长当前的首要任务。美联储连续加息将导致整个经济体系融资成本大为增加。如果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或者增速大幅放缓,世界经济也会受到拖累。即便排除美国经济走势对世界经济的直接负面影响,美国加息政策本身也不利于世界经济。美国货币政策通常是全球货币政策的风向标。美国利息保持高位及继续加息,其他国家不得不跟进,这将进一步推高全球利率水平,给世界经济增长形成压力。2023年中国经济虽然将比2022年会有显着改善,但客观而言,挑战依然较多,难以如之前那样高速增长。根据相关预测,全球经济明年约为2.7%。相比2022年还要有所下降。欧元区经济体距离经济衰退仅有一步之遥。   其二,全球金融风险增大,部分国家可能出现金融危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大的背景下,全球金融风险也急剧扩大。首先是股市风险。以美国为例,标准普尔和道琼斯工业指数均震荡下行。欧洲、日本和其他主要股票市场也表现为下跌行情。其次是汇率风险。全球经济变局诱发各国汇率大幅波动,不少国家出现资本严重外逃。最后是债务风险。经济增速全球性放缓以及仍处于加息周期的货币政策,导致各经济体的债务成本以及利息支出大幅增加。由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抗风险能力相对更弱,也因此更有可能成为全球金融风险的爆发地。

  宋国友表示,对于上述风险,各国需要高度重视,并且通过合作协调的方式,尽可能控制衰退或者危机的烈度,尽力维持全球经济增长的基本盘。   中评社香港1月21日电(记者卢哲)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日前正式对外发布《冲突与动荡:复旦国际战略报告2022》。复旦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宋国友教授为报告撰写了题为《低增长与高通胀: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的专题文章。宋国友指出,2022年,世界经济尚未走出疫情冲击,就又遭受地缘政治和大国竞争等因素影响,险象不断,多症并发,在控通胀和稳增长间进退失措。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的运行范式正在经历深刻变革,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愈发突出。重归市场逻辑,修复分工体系,再续大国协调,建立大致平衡的国际经济体系任重道远。

  宋国友指出,世界经济正在进行深度的增长范式调整。调整的主要方向是安全因素对于经济的影响更为突出。无论是政治主体,如国家,还是经济主体,如跨国公司,都更加从安全的角度思考经济问题,全球经济安全化态势日益明显。

  宋国友表示,一是地缘政治冲击全球经济。以俄乌冲突为标志,地缘政治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达到冷战以来最高峰。一方面,俄乌冲突本身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经济,包括但不限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欧洲地区经济分工体系近乎塌陷等,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震动。另一方面,为应对俄乌冲突以及制裁俄罗斯,其他经济体广泛实施非经济手段,大大改变了经济运行。这些制裁措施短时间内中断了市场规律,造成市场价格大幅扰动,加剧交易风险。

  二是大国竞争塑造全球经济。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双边之间仍在加剧的战略竞争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体系。随着中美缓慢但难以避免的中美经济局部脱钩,特别是美国围绕对华制造业回流和高科技“断链”所实施的诸多政策,严重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大大增加了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在中美大国战略竞争之下,全球原先的经济分工、贸易格局和规则体系都将经历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