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蓝委林倩绮吁:以南岛文化突围外交封锁
中评社台北6月20日电(记者 俞敦平)中国国民党籍不分区“立委”林倩绮今日在“立法院”“国是论坛”上指出,政府长年推动新南向政策,意图突破外交封锁,却长期忽视具文化与地缘战略价值的南岛文化。她呼吁应正视台湾作为南岛语系起源地的地位,将其纳入外交政策核心,透过与区域内原住民族的历史连结,打造具认同感的伙伴关系,提升台湾在亚太文化外交中的能见度与主动性。
在今日“立法院”“国是论坛”中,针对台湾外交现况与区域连结策略,来自台东阿美族的蓝委林倩绮指出,台湾推动新南向政策多年,虽强调扩展伙伴关系与民主联盟,但在突破中国大陆的外交封锁的关键战略上,忽略了台湾本身拥有的重要文化资产──南岛语系文化。
林倩绮说明,语言学界普遍认定台湾为南岛语系的起源地,这不只是文化象征,更是外交正当性的基础资产。南岛语族的分布横跨太平洋、东南亚及印度洋,其语言、信仰与历史记忆穿越国界,与新南向政策对象国家的原住民族有高度连结性。她强调,这些族群与台湾原住民族在历史脉络与文化处境上具有共通性,是极具潜力的外交连结对象。
林倩绮批评,尽管台湾举办过南岛会议,但至今相关政策大多停留在象征层次,未建立制度化的合作平台。“外交部”、“原民会”与文化、“教育部”门间也缺乏协作机制,导致南岛文化难以发挥稳定外交效益。她认为,在国际格局快速变动、地缘竞合日益剧烈的背景下,这种文化战略的缺口,已成为台湾外交能动性的重大障碍。
林倩绮强调,真正具备穿透外交封锁能力的,不只是传统的经济与政治手段,更需要文化认同与价值连结。她主张,应以南岛文化为基础,与区域内南岛语族建立历史对话与政策伙伴关系,强化文化上的深度连结,进一步打造台湾于亚太区域的文化领导力与人文网络。
具体政策方面,林倩绮建议“外交部”设立“南岛事务工作小组”,统筹语言、教育、地方治理与环境等跨国合作框架;并于外交学院设立专班,培养能与边缘社群深度互动的外交人才,让南岛文化从舞台装饰变为制度性战略资源。
最后林倩绮指出,在多元文化成为普世语言的今天,唯有正视自身文化的历史与地缘价值,才能走出具辨识度的外交路线,让台湾真正从文化起点出发,突围当前国际现实的封锁格局。
中评社台北6月20日电(记者 俞敦平)中国国民党籍不分区“立委”林倩绮今日在“立法院”“国是论坛”上指出,政府长年推动新南向政策,意图突破外交封锁,却长期忽视具文化与地缘战略价值的南岛文化。她呼吁应正视台湾作为南岛语系起源地的地位,将其纳入外交政策核心,透过与区域内原住民族的历史连结,打造具认同感的伙伴关系,提升台湾在亚太文化外交中的能见度与主动性。
在今日“立法院”“国是论坛”中,针对台湾外交现况与区域连结策略,来自台东阿美族的蓝委林倩绮指出,台湾推动新南向政策多年,虽强调扩展伙伴关系与民主联盟,但在突破中国大陆的外交封锁的关键战略上,忽略了台湾本身拥有的重要文化资产──南岛语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