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国债撬动适老化“焕新”

  中评社北京6月20日电/据新华社报导,五一前夕,北京市朝阳区73岁的卢志英老人搬回了适老化改造后的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2021年老伴去世后她曾搬离生活40多年的家。2024年10月底得知朝阳区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她当即申请。不到两个月,收到5000元政府补贴的卢志英安装了智能马桶、防滑瓷砖、老年扶手。如今她独自居住安心舒适,“智能马桶坐上去热乎乎的,真好”,子女也“放心得很”。

  这项改造得益于国家对“两新”工作的支持。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明确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对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给予支持。

  “政府补贴就像‘及时雨’,让我们敢花钱了。”在北京市朝阳区吉庆里社区工体西里小区,67岁的张燕庭曾为老伴有故障的旧轮椅发愁,“一台电动轮椅动辄几千元,哪舍得更新换代?”

  2024年10月,北京市出台《北京市促进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消费工作方案》,明确为全市有需求的户籍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张燕庭以9800元购入新轮椅,并拿到了5000元补贴。

  吉庆里社区工作人员戚宇凡发现,费用是阻碍老人改造的主要顾虑,“老人们节约惯了,认为能将就就行”。政策精准切中痛点:朝阳区按年龄段提供60%-80%的改造补贴,上限5000元。

  62岁的低保户李春对此深有体会。社区垫资4800元助其安装智能马桶解决家中难题,补贴到账后他立即归还了垫付款。“适老化改造犹如雪中送炭。”李春说,这实现了特殊群体的消费升级。

  “没有了后顾之忧,改造积极性自然高了。”戚宇凡表示,补贴有效降低了门槛,激发了老年群体的消费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