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冲突”美国拉偏架火上浇油

这是6月15日在以色列中部巴特亚姆市拍摄的在导弹袭击中被毁的建筑。(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6月20日电/据大公报报导,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进入全面对抗阶段,双方互射导弹、空袭核设施,以色列甚至威胁要摧毁伊朗福尔多地下核设施,并声称,若空袭伊朗地下核设施,动用美国拥有的钻地弹是唯一选项,令外界关注美军会否介入伊以冲突。

  截至6月18日,冲突已造成伊朗近600人死亡、以色列24人死亡。透过现象看本质,伊以冲突已经引发严重的外溢效应——中东深陷危局之中,大国立场分歧、全球能源与安全体系面临严峻考验。

  这场冲突首先让中东地区陷入危险困局。有美国“撑腰”的以色列成为了“中东小霸王”,令中东安全形势变得更加糟糕。

  一是伊以冲突折射中东伊斯兰世界的一盘散沙。虽然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怒斥以色列总理是“纳粹”“搞种族灭绝”,但也只是口嗨而已,而且存着“坐山观虎斗”的目的。沙特虽然谴责以色列,但也只是口头表示。至于约旦等国,则给予以色列袭击伊朗方便。虽然同属于伊斯兰世界,但伊朗和阿拉伯国家不仅存在种族差异,还有宗教派系之争。至于土耳其,则属于浑水摸鱼的旁观算计者。更可怕的是,伊朗内部被以色列渗透成筛子,使得以色列能够对伊朗军方高层多次进行精准的定点清除,这对伊朗高层带来强大威慑。所以,以色列才会在中东地区横行霸道无所顾忌。

  二是地区安全秩序崩溃。以色列对伊朗能源设施和电视台的打击,标志着其目标从“消除威胁”转向“瘫痪国家功能”。伊朗则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胡塞武装宣布支援伊朗,伊以冲突引发中东地区更多的混乱,区域安全秩序处于崩乱之中。

  三是国际机制失效。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要求各方协助保护伊朗核设施,但以色列公然无视,总理内塔尼亚胡称,“联合国无法束缚国家安全”。多边主义的失灵迫使阿拉伯国家自主发声,21国外长联合声明谴责以色列,呼吁“主权与领土完整不可侵犯”。但是,以色列存在以武力保安全的执念,而且通过历史悲情将自己塑造成正义者,并且得到美国全力支持。讽刺的是,伊朗不仅被美西方长期制裁,在中东地区也不得人心。以色列打击伊朗方面,根本不会顾忌所谓的多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