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府方邀约藏陷阱?蓝白进退两难

府方邀请在野领袖18日听取“重要国安情势简报”。(中评社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6月16日电(记者 张嘉文)赖清德透过府秘书长潘孟安致电邀请在野领袖18日进行“重要国安情势简报”,但蓝白至今都未正式应允出席;除形式未明,主因之一更在府方将会面聚焦在“国安”可能隐藏陷阱,在野党主席听了“国安”资讯后,如何自处?后续会不会反被绿营拿来作文章,接下来在所谓“赖17条”相关修法时被掐住脖子只能背书,没有否决的空间?

  尤其台官方近日积极侦办“共谍案”,已陆续有蓝绿幕僚遭检调查办,值此时机,赖清德大邀在野领袖商谈“国安”情势,可能都是要朝相关方向操作。

  更有甚者,如果蓝白主席听取‘国安“情势简报后,蓝白不配合“赖17条”修法进一步收紧两岸交流空间或加严审查等等,会不会反被绿营拿来当成操作大罢免柴火,一波不配合修法“蓝委就是中共同路人”的攻击,看来就会是绿营写好的剧本。这些都让这场所谓的朝野“共商国是”的会面,增添许多阴谋论和变数。

  显然朝野对此次会谈内容的诉求有极大落大,蓝白希望和赖清德一连串的内政议题,包括“行政院”统删地方政府一般性补助款、大罢免能否停止、能源问题,以及台湾面对美国关税如何应处等等,但赖只想和在野谈“国安”,看来很难有共识。

  所以,蓝白对于是否出席此一会晤,至今态度保留,反映的不仅是对会面内容的不确定性,更可能是对政治操作风险的高度敏感。尤其,传出在府秘书长潘孟安致电蓝白秘书长邀约16日会晤的同一天,赖清德却与罢蓝委行动的主要推手曹兴诚会面,瞭解大罢免的最新动态。一手战、一手和,更让人质疑,朝野会谈是否只是表面,赖清德和绿营后续将对罢蓝委推出更多招。

  但蓝白在野领袖现在面临的状况是,若拒不出席18日的邀约,又可能被操作成“拒绝朝野合作”等政治标签。换言之,赖政府此番出招,将蓝白推向进退两难局面。一方面在野党难以拒绝“共商国是”这样的道德诉求,但另一方面又必须严防会中话语陷阱与日后政治追打的连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