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数字文化论坛在港举行 论文化出海新路
中评社香港6月14日电/6月12日,由香港浸会大学创新、转化及政策研究院主办,腾讯战略传播中心支持的2025湾区数字文化论坛在香港浸会大学举行。香港浸会大学暂任首席创新总监刘乐庭开场致辞。香港浸会大学创新、转化及政策研究院助理总监(创业)陈锐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腾讯战略传播总监廖芳莉,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支菲娜,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成昆教授,深圳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常江等来自香港、澳门及内地的学界、业界代表围绕“数字技术与跨文化协同”展开深入探讨。论坛最后,香港浸会大学创意艺术学院副院长蒋崴对整场研讨进行了总结。
在与会专家看来,在数字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全球文化交流,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加速文化产业的创新。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以网剧、网文、网游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以优质内容为海外使用者搭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更培养了全球Z世代青年群体独具特色的数字文化。
数字技术:中国递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
今年年初,DeepSeek以低算力需求实现高性能推理,引发全球广泛关注和讨论,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领域的创新。不止Deepseek,腾讯混元、阿里千问不断升级基础模型,在Chatbot Arena等全球权威模型评测榜单上同样不断刷新排名,位居全球第一梯队。
在应用层面,越来越多中国数字技术在海外落地生根。以腾讯为例,其数字基础设施已经遍布五大洲,运营58个可用区,全球加速节点超过3200个。不久前,印尼最大数字企业GOTO选择腾讯,成功将GoTo旗下即时出行与配送业务的千余个微伺服器迁移至腾讯云平台。这不仅展现了中国云服务的技术成熟度和服务保障能力,更是中国数字技术助力当地数字化转型的切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