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盗版乱象调查
中评社北京6月16日电/据新华社报导,日前,《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使用率达59.7%,微短剧用户规模迅速增长,应用使用时长已追平即时通讯。
市场繁荣背后,微短剧盗版乱象也日益凸显。在某电商平台,商家公然以“1元购2万部+日更”套餐吸引用户,一些新剧上线当天即遭同步盗播。录屏分享、搬运盗播、AI技术批量处理规避检测……微短剧侵权盗版方式层出不穷。据行业估算,盗版导致的潜在产值损失高达200亿元。
微短剧市场的盗版乱象严重挤压了正版市场,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国家版权局等四部门启动的“剑网2025”专项行动中,已将规范微短剧版权秩序作为重点任务。但因微短剧盗版成本低、难度小、传播快等特殊性,打击盗版乱象依然任重道远。
“1元买2万部”:盗版产业链猖獗
“1元购2万部+日更”“9.9元永久观看+日更+永久帮找”“29元小程序永久免费无需下载不占资源”……在某电商平台,商家公然推出多种微短剧盗版资源吸引用户,价格之低、操作之便捷极具诱惑力。二手交易平台上,微短剧盗版资源更加泛滥,有些卖家甚至以“0.01元”的极低价冲销量,并标注短剧资源每日爬取,持续更新,很多售卖帖浏览量破万。
红果短剧相关负责人直言,盗版直接侵蚀着正版收益。据测算,微短剧盗版导致的潜在产值损失高达200亿元,“用户被盗版资源分流,影响平台分账收入与制作方回本周期,长期将打击优质内容生产积极性,导致行业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微短剧出品制作公司更加深受其害。头部短剧厂牌听花岛相关法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听花岛时常会发现未经授权的账号上线自己的作品,“账号发布的侵权视频通过换标题、换封面等方法规避识别监测,有些侵权账号单部剧的播放量甚至高达千万,已远超刑事立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