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 保障民生用电“不断档”

  中评社北京6月10日电/据央视新闻报导,受高温天气影响,多地用电负荷同比增长超10%,部分城市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记者联系了近百家能源生产和运输企业,瞭解目前关于高温生产和保供的具体情况。

  在内蒙古赤峰市的元宝山露天煤矿,记者看到上百台设备正开足马力生产,全力备战迎峰度夏。煤矿通过应用电铲远程操控与矿卡无人驾驶协同作业技术,减少了现场作业人员数量。

  国家能源集团平庄煤业元宝山露天煤矿矿长 秦建民:6月份以来,煤炭日均产量超2万吨,达到稳产高产、安全高效的目标。

  在山西大同市塔山煤矿,硬岩掘进机以每天20多米的速度向前推进,最大程度释放产能。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生产技术部 吴芸:生产班可以由原来的每班18人精减至12人,检修班可以精减至11人,实现了减人提效,提高掘进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5日,纳入中电联燃料统计的燃煤电厂煤炭库存超过1.2亿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12万吨,库存可用天数30.5天,较上年同期提高1.6天。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 侯文捷:加强对电煤消耗及储备的监测预警和研判分析,及时掌握电煤库存、使用及运输的情况,保障发电企业在迎峰度夏关键时期顶得上、发得出。

  科学调度 护航电煤入厂“最后一公里”

  能源保供离不开运输线的畅通。在高温天气下,能源企业科学调度、动态优化运力,确保煤炭运输通道安全畅通。

  在甘肃,150余辆运煤车穿梭在干线公路,将煤炭送往川渝、河南、安徽等地的燃煤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