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实、新三个字看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亮点

  中评社北京6月10日电/据央视新闻报导,6月1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六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关政策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在回答总台央视记者提问时表示,政策亮点可用“准、实、新”三个字来概括。

  近日,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公开发布,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4方面10条政策举措。

  “准”是民生建设方向和政策着力点找得比较准。围绕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八字方针,既要在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制度建设上增强公平性、提高均衡性,也要聚焦上好学、看好病、提供“一老一小”普惠服务和多样化社会服务等关键小事,有针对性提出政策举措。

  “实”是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堵点卡点痛点问题,提出明确目标和务实举措。比如,“一老一小”方面,《意见》明确提出“8080”目标,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用10年左右时间,推动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实现嵌入式等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的社区,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

  “新”是推出更多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的新举措。比如,《意见》明确提出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设置,合理确定缴费的补贴水平,适当增加缴费灵活性。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鼓励有条件地方为适龄女孩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等。

  此外,在谈到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翟燕立表示,研究制定更适合新就业方式和收入特点的参保政策。持续关注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等困难群体,确保精准帮扶,应保尽保。持续优化社保高频事项的办理流程及方式,推动更多社保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家门口办”。

  在谈到教育资源扩优提质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表示,基础教育领域将进一步完善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促进公平”。高等教育领域今年“双一流”高校本科扩招,下一步“改善条件”,支持高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结构”,支持布局新型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产教融合”,强化行业企业实践培养,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