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毋忘黑暴教训 严惩恐怖分子

  中评社北京6月4日电/网评:毋忘黑暴教训 严惩恐怖分子

  来源:大公文汇网  作者:郑曼晴

  警方昨日破获一宗国安案件,拘捕5名涉嫌串谋恐怖活动的疑犯。被捕疑犯不但声称要引爆炸弹,更声言支持“港独”、要求废除香港国安法等。案件性质非常严重,更牵涉恐怖主义行为,危害广大香港市民的安危。警方雷厉风行地展开执法行动,也是向社会释放强烈信号:特区政府有能力,亦有坚定决心维护国家安全,同时香港国安风险仍未完全消除,各界不能放松警惕,必须警钟长鸣。

  据国家安全处总警司李桂华透露,被捕1男4女于今年4月29日至5月20日期间,分别通过电邮及社交媒体报警,声称要引爆藏在中央驻港机构的炸弹,还声言支持“港独”、“台独”,要求废除香港国安法云云。至5月13日,有人更透过变声软件直接报案,称要在稍后启德体育园举行演唱会时引爆炸弹,其后将手机丢弃海中。

  雷霆执法不让疑犯逃之夭夭

  胆敢致电警方并宣扬自己的犯罪计划,足以说明疑犯完全视法律如无物。面对如此猖狂的犯罪宣言,警方当然不可能袖手旁观。其后的行动也充分说明,警方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企图危害国安、伤害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胆敢挑衅执法机关,就必然要面对雷霆万钧的执法行动,以及紧随其后的法律制裁,为自身行为付上沉重代价,绝不会有机会逃之夭夭。

  也许有人会说,事件中两次声称有炸弹都只是虚报,被捕人住所亦没有发现爆炸装置,认为警方是小题大做。有这样想法的人,不是天真无知,就是有意无意想为日后其他类似的犯罪行为找借口开脱。香港社会不能忘记,过去香港也曾受到过炸弹恐怖袭击的真实威胁。

  在黑暴期间恶名昭着的“屠龙小队”,当年就尝试过用炸弹进行其杀警计划,先行在轩尼诗道破坏中资店铺,吸引警员到场,然后引爆小型炸弹,并在高位用长枪射杀警察,再引爆大型炸弹,最终夺走被杀警员的装备。案件受审时,个别被告更在庭表明,“不会理会”是否伤及无辜。该案涉及的不只是一般的真枪实弹,据军火专家报告透露,案中检获的两个炸弹分别含有2公斤和8公斤炸药,内有铁钉、爆炸性化学物品HMTD,另含混合物,属高性能炸药ANFO,爆炸威力达400平方米,爆炸覆盖范围还包括一个加油站。

  而在2021年时,警方国安处亦破获“港独”组织“光城者”的一处炸弹制造窝点,并在内搜出制造土制炸药的原材料TATP,更发现其详细行动指南,包括企图袭击公共设施,如海底隧道、铁路、法庭、街边垃圾桶,甚至发动汽车炸弹袭击,整个计划当时已进入实践阶段。较“屠龙小队”案更让人心寒的是,“光城者”案的被告已经不是针对警方,而是企图在整座城市发动无差别袭击,把全港市民当成人质要挟政府。

  若果“屠龙小队”和“光城者”等组织没有被警方及时瓦解,会造成多少无辜市民的死伤?香港会发生多少惨绝人寰的悲剧?这些事件是永远不能忘记的教训,也是香港历史上永远抹不去的伤疤,是悬在我们头上时时敲响的一口警钟。如果忘记过去,忘记了在哪里摔跤的、怎么摔跤的,那以后还会遇到更大的麻烦、栽更大的跟头。

  今次案件的可怕之处,不仅仅在于疑犯公然挑衅中央驻港机构、挑战警方执法能力,还有毫不忌讳地宣言要在有众多市民聚集的场所引爆炸弹。启德体育园当日正举办乐团五月天的演唱会,有足足五万名观众入场,就算炸弹本身是虚报,但五万人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却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试想,假如今次警方觉得是虚报就把案件轻轻放下,岂不等同鼓励更多同类行径发生?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如果大家每次都以为有炸弹就是虚报,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因而不予重视,那万一出现真正的炸弹威胁时,后果便不堪设想。

  乱港分子仍然蠢蠢欲动

  今天的香港看似恢复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一些反中乱港分子潜伏社会上仍然蠢蠢欲动,“软对抗”更不时可见。海外的反华政客和乱港组织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将各种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倒灌”香港。本案疑犯在敏感时节前,公开散布煽动和激进言论,扬言袭击中央驻港机构和大型基建,制造社会恐慌,其背后有没有其他政治联系与图谋,更需要查个水落石出。

  这次事件应该要向社会传递一个明确信息:任何挑战国家安全、煽动“港独”、“台独”、企图袭击中央驻港机构及大型基建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严厉制裁,警方会秉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决心和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与香港的繁荣稳定。香港社会各界必须牢记黑暴以来的惨痛教训,始终保持警醒、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中评社北京6月4日电/网评:毋忘黑暴教训 严惩恐怖分子

  来源:大公文汇网  作者:郑曼晴

  警方昨日破获一宗国安案件,拘捕5名涉嫌串谋恐怖活动的疑犯。被捕疑犯不但声称要引爆炸弹,更声言支持“港独”、要求废除香港国安法等。案件性质非常严重,更牵涉恐怖主义行为,危害广大香港市民的安危。警方雷厉风行地展开执法行动,也是向社会释放强烈信号:特区政府有能力,亦有坚定决心维护国家安全,同时香港国安风险仍未完全消除,各界不能放松警惕,必须警钟长鸣。

  据国家安全处总警司李桂华透露,被捕1男4女于今年4月29日至5月20日期间,分别通过电邮及社交媒体报警,声称要引爆藏在中央驻港机构的炸弹,还声言支持“港独”、“台独”,要求废除香港国安法云云。至5月13日,有人更透过变声软件直接报案,称要在稍后启德体育园举行演唱会时引爆炸弹,其后将手机丢弃海中。

  雷霆执法不让疑犯逃之夭夭

  胆敢致电警方并宣扬自己的犯罪计划,足以说明疑犯完全视法律如无物。面对如此猖狂的犯罪宣言,警方当然不可能袖手旁观。其后的行动也充分说明,警方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企图危害国安、伤害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胆敢挑衅执法机关,就必然要面对雷霆万钧的执法行动,以及紧随其后的法律制裁,为自身行为付上沉重代价,绝不会有机会逃之夭夭。

  也许有人会说,事件中两次声称有炸弹都只是虚报,被捕人住所亦没有发现爆炸装置,认为警方是小题大做。有这样想法的人,不是天真无知,就是有意无意想为日后其他类似的犯罪行为找借口开脱。香港社会不能忘记,过去香港也曾受到过炸弹恐怖袭击的真实威胁。

  在黑暴期间恶名昭着的“屠龙小队”,当年就尝试过用炸弹进行其杀警计划,先行在轩尼诗道破坏中资店铺,吸引警员到场,然后引爆小型炸弹,并在高位用长枪射杀警察,再引爆大型炸弹,最终夺走被杀警员的装备。案件受审时,个别被告更在庭表明,“不会理会”是否伤及无辜。该案涉及的不只是一般的真枪实弹,据军火专家报告透露,案中检获的两个炸弹分别含有2公斤和8公斤炸药,内有铁钉、爆炸性化学物品HMTD,另含混合物,属高性能炸药ANFO,爆炸威力达400平方米,爆炸覆盖范围还包括一个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