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贸协:台企业首要担心地缘政治风险
中评社台北5月28日电/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牵动供应链布局,外贸协会今天公布经贸指数调查,预期未来3年美国关税超过20%的企业比例,是去年底调查的3倍,显示厂商认知高关税将被视为常态。此外,已在美生产或计划赴美的企业比例,合计增加至12.9%,不会赴美的比例则较去年下降。
贸协今天公布2025年首轮经贸指数调查结果,“外销预期指数”为27.8(中立值50),较去年底调查时明显下滑,显示企业对外销前景态度转趋保守。出口企业关注的风险调查结果显示,“地缘政治”和“经济波动”超越去年居首的“经营成本”,成为企业关注的2大主要风险。
贸协表示,企业对于特朗普2.0的影响时长的看法分歧,约6成认为特朗普影响仅在任期内,任期结束全球经贸情况就能回稳,但也有4成的企业预估影响会超过其任期,其中更有11.3%的受访企业主认为,特朗普可能从此建立新的国际经贸秩序。
贸协表示,预期未来3年美国关税将“超过20%”的企业比例是去年底调查时的3倍,显示市场已在考虑高关税成常态的可能性。尽管如此,企业评估自身“关税成本转嫁能力”反而上升,“完全自行吸收成本”的比例下降,显示企业正积极透过策略调整,提升其市场定价与供应链的应变能力。
在生产布局方面,贸协表示,多数企业对赴美生产仍持观望态度,但“已在美生产”或“计划赴美”的比例合计增加至12.9%。同时,表示“不可能”赴美的比例从去年底的21.1%下降至15.5%,显示特朗普2.0影响下,企业在全球生产布局考量上保持弹性。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贸协表示,台湾企业整体的风险应对准备度在过去半年有所提升,除了分散市场等传统方式外,企业亦着手建立更深层次的地缘经济风险应对措施,尤其是在“增加财务韧性”与“提升地缘经济分析能力”这2项先进策略上的进步最为明显。
贸协表示,2025年首轮“贸协经贸指数”(TAITRA INDEX)调查于今年4月10日至22日执行,调查对象涵盖具代表性的“国内外”台湾企业主与高阶经理人,共回收有效问卷11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