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在野大联盟”灿烂盛开还是昙花一现?

  中评社香港6月10日电/澳门新华澳报10日发表富权文章:“党外在野大联盟”将会灿烂盛开还是昙花一现?以下为文章内容。

  “党外在野大联盟”昨日发出采访通知,该“大联盟”将于明日上午十时在台大校友会馆四楼举行成立大会,议程包括有发起人介绍及倡议、贵宾致词、战世代发声和大合照等。
  
  “党外在野大联盟”的发起人名单包括有前国民党“立委”郑丽文、前民进党“立委”郭正亮、“馆长”陈之汉、北一女中教师区桂芝、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及董事廖元豪,还有“交通部”前部长叶匡时、“行政院”前发言人孙立群、“农委会”前主委陈保基等马政府时代官员,以及反战学者冯建三、“中研院”院士陈培哲、前“喜乐岛”联盟主席施正锋、“秋斗”工运系统的郑村棋、林子文、黄德北、医师苏伟硕等人。
  
  “党外在野大联盟”在采访通知的说明中指出,近年民进党打着“抗中保台”旗帜恣意妄为,将一切异议声音、在野党甚至一般民众贴上“中共同路人”标签,严重侵害言论自由、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说明指出,赖清德以仅仅百分之四十得票率当选“总统”,民进党在“立法院”的席次也未过半,既是“双重少数”,即应虚心倾听多数民意,与在野党共商国是;岂料,这个党竟丧心病狂,为逞一己之私而发动大罢免,制造绿色恐怖,企图消灭在野的监督与制衡力量,让民主设计沦为被利用玩弄的工具,彻底践踏民主的尊严。
  
  “党外在野大联盟”指出,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需要新的对话、新的愿景,建立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新共识”。党外是我们的信念,因为我们看清民进党背离初衷、背叛民主,只剩下一种声音的时候,党外精神就成立我们守住希望的最后武器。我们要集结台湾真正进步与改革的力量,推动民主、公义、自由、和平。
  
  “党外”这个名词,本来是属于民进党的专用词语。实际上,“党外”及“党外运动”一般指台湾地区在一九八六年民进党成立之前,由非中国国民党人士以类似政党形式进行的民主运动,因而被视为民进党的前身。当时一党专政的国民党政府实施戒严和威权统治,剥夺及打压人民集会与结社自由,禁止组织政党。反对派及其他社会公民团体与独立主张人士在尚未成立政党前,以“党外”为名推动台湾民主。被视为民进党创党标准性事件的圆山饭店会议,其称谓就叫“一九八六党外选举后援会”会员大会,提案号召与会人士共同组成新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