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特通话后紧接关税谈判 许文忠:美国急了

南投暨南国际大学国际企业学系副教授许文忠。(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南投6月10日电(记者 方敬为)中美代表9日于英国伦敦展开第二轮关税谈判。南投暨南国际大学国际企业学系副教授许文忠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该谈判紧接着5日中美领袖通话后,从脉络来看,美国总统特朗普主动向中方表达通话需求,在通话之后立即双边立即安排第二轮关税谈判,代表美国在经贸方面有其急迫性,显然美国的企业已受不了,特朗普政府承受压力。

  许文忠认为,中国虽然在关税及经贸压力方面也需要舒缓,但中方调整的情况相对较佳,在谈判方面,或许会掌握更多优势,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美领袖通话时,中国大陆领导人习近平特别提及“台湾问题”,显然会是这次谈判的重要条件,台湾势必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无论是政治或经贸皆如此。

  许文忠,拥有英国里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国际企业所博士、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国际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中小型企业成长、经济金融等。

  中国大陆外交部于7日晚间宣布,应英国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6月8日至13日访问英国,期间将与美方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会议。特朗普则宣布,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及贸易代表葛里尔,9日将就贸易协议事宜与中国代表会面,但未提供其他细节。

  专家认为,美中这次谈判可能聚焦关税、稀土供应、出口管制、学生签证、汇率以及美债等六大议题。

  许文忠观察,美国此次积极展开谈判,首先是出于自身信誉和经济压力的考量。他指出,在对外贸易中,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诚信,但美方频繁调整关税政策,已开始失去国际间的信任。

  许文忠指出,若美国被视为决策反覆、缺乏诚信,其任何协商成果都难以获得合作伙伴的认同。因此,尽管加征高额关税短期内对中国造成冲击,但长期来看,美国自己也面临不小的弊端。

  从经济面来看,许文忠说,美国国内承受着由贸易摩擦引发的压力。多数美国企业抱怨,关税使原物料和零组件成本上升,抬高了物价,削弱了竞争力。例如许多汽车与电子厂原本依赖中国供应链,现在难以迅速找到替代来源。此时,美国股市动荡与工业团体的呼吁,都促使政府积极安排谈判,以避免经济面临更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