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锋答中评:调解院落户香港有三大优势
中评社香港6月1日电(记者 段晓鲁)《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签署仪式5月30日在香港举行,国际调解院正式落户香港。香港选举委员会委员、港区全国青联委员陈晓锋接受中评社采访表示,香港作为国际调解院总部,具备三大核心优势,同时香港可从三方面强化国家战略角色,为香港在解决国际争议中贡献中国力量。
陈晓锋说,香港作为国际调解院总部,具备三大核心优势。
一、“一国两制”的法治兼容性。香港普通法体系与国际规则高度接轨,且受宪法和基本法双重保障,能有效衔接不同法系。中央完善选举制度后,香港宪制秩序更加稳固,“爱国者治港”原则确保了法律执行不受外部干扰,为国际调解院提供政治稳定性和司法公信力。例如,香港法院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成功率居全球前列,司法独立性获国际认可。
二、战略区位与专业服务集群效应。香港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可与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大湾区仲裁联盟形成“调解-仲裁-诉讼”闭环。调解院总部设于法律服务核心区(如旧湾仔警署周边),与国际仲裁中心、海事法庭形成协同,吸引全球律所、调解机构设立分支,打造法律服务产业链。
三、“去霸权化”的国际认受性。国际调解院明确禁止单边制裁和武力威胁,调解员遴选兼顾法系平衡,打破英美法系垄断。香港作为总部,可推动以人民币结算争端,并联合33个签约国建立执行威慑机制,此举既服务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也增强发展中国家对香港法治的信任。
一,“一带一路”争端枢纽。调解院创始成员包括印尼、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关键国家,香港可藉此建立“法律丝路”,为中资企业海外投资提供风险缓冲。例如,新疆与香港在农业、硬科技领域的合作经验,可扩展至法律服务协作,搭建沿线国家调解规则互认平台。
二、推动“东方海牙”规则话语权。香港需主导制定跨境调解标准(如电子证据采信、远程调解程序),并推动调解书在《纽约公约》框架下的执行力。参考新疆特变电工从本土企业跃升全球行业龙头的案例,香港法律界亦可培育本土专业机构走向国际。
三,讲好“中国式法治”故事。通过调解院实践,展示中国“以和为贵”的治理智慧。例如,香港新选制下的选委会选举杜绝恶性竞争、聚焦民生,此种“优质民主”经验可转化为争端解决中的“协商共赢”模式,对冲西方对抗性法律文化的负面影响。
关于特区政府培育法律人才的战略路径,陈晓锋表示,设立“国际调解员资格认证计划”,与内地知名法学院合办跨境培训项目。推动香港青年法律人才赴大湾区、东盟参与调解实务,累积跨法域经验。此外,支持大学设立“法律科技实验室”,研发智能合约审查、区块链存证等工具。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案件分析、语义识别,提升法律服务效率。最后,特区政府可设立专项基金,资助本地律师事务所参与国际调解院案件;同时,培育本土法律科技初创企业,并透过“一带一路”峰会、博鳌论坛等平台输出香港经验。
中评社香港6月1日电(记者 段晓鲁)《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签署仪式5月30日在香港举行,国际调解院正式落户香港。香港选举委员会委员、港区全国青联委员陈晓锋接受中评社采访表示,香港作为国际调解院总部,具备三大核心优势,同时香港可从三方面强化国家战略角色,为香港在解决国际争议中贡献中国力量。
陈晓锋说,香港作为国际调解院总部,具备三大核心优势。
一、“一国两制”的法治兼容性。香港普通法体系与国际规则高度接轨,且受宪法和基本法双重保障,能有效衔接不同法系。中央完善选举制度后,香港宪制秩序更加稳固,“爱国者治港”原则确保了法律执行不受外部干扰,为国际调解院提供政治稳定性和司法公信力。例如,香港法院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成功率居全球前列,司法独立性获国际认可。
二、战略区位与专业服务集群效应。香港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可与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大湾区仲裁联盟形成“调解-仲裁-诉讼”闭环。调解院总部设于法律服务核心区(如旧湾仔警署周边),与国际仲裁中心、海事法庭形成协同,吸引全球律所、调解机构设立分支,打造法律服务产业链。
三、“去霸权化”的国际认受性。国际调解院明确禁止单边制裁和武力威胁,调解员遴选兼顾法系平衡,打破英美法系垄断。香港作为总部,可推动以人民币结算争端,并联合33个签约国建立执行威慑机制,此举既服务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也增强发展中国家对香港法治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