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守护文化根脉 两岸共话中华文明新使命

与会嘉宾观看开场视频。(中评社 刘一玮摄)

  中评社北京6月1日电(实习记者 刘一玮)5月29日下午,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四海文化论坛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本次论坛聚焦“中华文化在两岸的发展”,汇聚了两岸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入对话,共同为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和文化融合贡献智慧。

  论坛以视频《故乡啊!你是否还记得我》拉开帷幕。台湾三一寰宇文化协会执行长杨庆亮为该片配音,并引用汤显祖《牡丹亭》名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抒发两岸文化血脉相连、情感深厚之意。四海孔子书院院长冯哲主持论坛,他强调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割断的血脉联系。

  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海淀区海外联谊会会长冒小飞在致辞中指出,中华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在AI等新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两岸同胞更应共同守护文明根脉、推动文化创新,这是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国际儒学联合会第六届理事会荣誉顾问,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通过视频致辞指出,中华文化主张和谐包容、和平共处,这一理念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两岸应携手弘扬中华文化,并由青年一代坚定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论坛期间,二十三位知名学者发表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演讲。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提出,中华文化复兴可从“外求”与“内寻”两路并进。孙中山先生正是将中西结合的思想融会贯通,形成中山精神,成为文化复兴的重要象征。

  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认为,中山精神中“爱国、革命、大同、博爱”的核心理念,与中华文化高度契合,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精神资源。在AI时代,两岸应借助科技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合力书写中华文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