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观察: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亮点纷呈
中评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 海涵)以“传承·弘扬·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5月28日-30日在京举行。本届峰会共设文学论坛、影视论坛、书画摄影论坛、四海文化论坛、两岸宗亲文化论坛等多场分论坛,并于29日举行第六届两岸媒体人峰会。
据中评社记者观察,今年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参与人数创下纪录,共有800余名两岸文化领域等各界代表人士出席,其中涵盖文学、影视、非遗等各领域权威人士,可谓是两岸文化交流年度盛会。整体来看,本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有以下几个突出亮点:
第一,主题鲜明,聚焦文化传承、弘扬与发展。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以“传承·弘扬·发展”为主题,深刻体现了中华文化在两岸关系中的桥梁作用。这一主题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更是对文化创新与时代融合的前瞻性思考。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纽带,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为两岸交流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本届峰会通过非遗展、书画摄影展等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延续性。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与弘扬。峰会还特别设置了文创、影视、媒体等分论坛,探讨如何借助现代科技和创意产业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例如,AI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两岸合拍影视作品的潜力等议题,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可能。台湾青年文创工作者在大陆的发展案例,也证明了两岸文化合作的市场潜力与社会价值。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时代需求,中华文化既要坚守本质,又要与时俱进。峰会期间,多场分论坛展现了两岸在文化创意、数字科技、文旅融合等领域的合作,两岸相关领域专家共议如何为中华文化发展寻找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