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同波 两岸演艺合作论坛在京举行

台北演艺经纪文化交流协会创会理事长王祥基发言(中评社 刘一玮摄)

  中评社北京5月29日电(实习记者 刘一玮)以“艺海同波,两岸共融”为主题的两岸演艺合作论坛于28日下午在北京举行,围绕流行音乐与舞台表演的交流与发展,两岸嘉宾分享了两岸流行音乐的文化融合与焕新之路以及两岸舞台表演艺术的多元呈现与创新表达。

  台北演艺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创会理事长王祥基分享了协会在推动两岸演艺经济交流方面的努力与成果。“流行音乐必须根植于文化之中”。王祥基指出,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最不受语言和文化隔阂限制,最能广泛地为大众所接受。流行音乐与文化的连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其虽然是通俗文化,但对社会带来的强大的正能量。他进一步表示,流行音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自由多元的创作环境和制度化的人才培养,只有在这一扎实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具有优质的流行音乐作品。

  “协会成立的宗旨即促进两岸交流”。谈及协会工作时,王祥基表示协会更侧重实体实质实物的交流。流行音乐不仅能促进文化交流,还能帮助两岸人民在情感上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回忆起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募款行动,他表示,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协会迅速组织了募款活动,通过电视节目现场直播成功募集了大量善款,这一行动也展示了两岸同胞在灾难面前血浓于水的感情。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李克智表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根与魂,是连接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千百年来,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两岸文化在相互交融、彼此影响中共同孕育、传承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以演艺为纽带,进一步拓宽两岸交流合作的广阔空间”。李克智指出,自2012年起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与台北演艺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持续推动两岸文化演艺的交流与合作。他表示,过去多年来,两岸协会在演艺领域的项目合作、人才交流和资源共享上取得了显着进展,为两岸演艺行业之间架起了坚实的桥梁。他指出,随着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产业融合、科技创新等多重因素的推动,演出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流行音乐、舞台艺术等表演形式不仅展示了艺术魅力,也成为了情感共鸣的载体。

  “在欣赏与交流中增进理解,消弭隔阂”。在谈到两岸年轻观众群体的角色时,李克智特别提到,18至34岁的年轻观众群体已成为演出市场的消费主力,他们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力军,也是两岸交流的未来与希望。李克智期待两岸的艺术家、创作者、从业者能够深入交流分享在流行音乐创作、舞台表演、艺术创新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共同探索如何在坚守文化根脉的基础上,借助新科技、新思维、新手法,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