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两岸同胞共研文化创新发展路径

西城区常委江岚致辞(中评社 许思悦摄)

  中评社北京5月29日电(实习记者 许思悦)5月28日,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在北京开幕。当日下午,“文化同源·文创共生”主题分论坛于西城区广阳书院举行。两岸文化界、商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及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文化传承、文创产业发展、科技与艺术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论坛伊始,西城区常委江岚、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赖正镒先后致辞。江岚首先介绍了会场所在地——广阳书院,这里曾是两千多年前的秦国广东郡,如今已成为北京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书院取名广阳,不仅是对文明古族千年历史的致敬,也代表着西城区在统筹文化传承和城市发展上的一次成功实验。江岚表示,西城区作为北京建城肇始之地,拥有372处不可移动文物、40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等丰富文化资源。近年来,西城区通过系统传承历史文脉、打造“文化+”产业形态、构建三大演艺群落等举措,持续推进高水平文化强区建设。她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标识,期待通过本次论坛的思想碰撞与成果展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西城区也将在未来继续为两岸文化界人士提供支持,共同为民族未来贡献力量。

  赖正镒在致辞中表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根脉和精神纽带。他指出,从诗词歌赋到青铜器、瓷器,中华文化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流淌在两岸同胞的血脉中。作为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他介绍总会近年来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成果,包括金箔艺术长卷共绘、促成大唐贵妃交响组曲演出等。他强调文化不仅是情感交流,更是创新过程和经济发展动力,呼吁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深化交流合作。针对青年群体,他特别提到台湾青年在文创产业展现的活力,并表示将持续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交流创业,让文化成为两岸青年共同创业的桥梁。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秘书处)副会长单威、天津美术学院人工智能艺术学院副院长韩冬、侨福国际全球业务拓展董事赖国贤、两岸企业家峰会文创联盟主席赵文暖分别上台讲话。

  单威发表了题为《同根、同心、同愿、同行——以匠连心,文创为媒,促两岸青年交流发展》的演讲,他提到,文化从语言文字角度是动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化,即“以文化人”,通过教育和规制将人从原始状态转变为有文化状态。而文创属于宣教用品资源体系,成功的文创如国博凤冠冰箱贴等广受欢迎,对坚定文化立场、文化自信功不可没。谈到对台湾青年朋友的期待,单威归纳为“以爱国之心、前进之态立业,以精进之功求成”三点。两岸人民同属一个民族,有共同祖先与血脉,台湾同胞曾抵抗侵略者及殖民化教育。两岸人民有共同文脉,受相同优秀传统文化影响,有相同语言文字、衣食住行习惯、文化结构,他举例说道,台湾抗战电影、琼瑶小说等都体现中华文化。单威认为两岸文化需加强交流,现实需要共同文化行动,两岸机构应建立共同体、协作体,利用好文化资源。最后,他希望两岸携手促成文化盛世,如推动中国古代著名青铜鼎相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