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交大珍藏新竹六燃史料 日军二战遗迹
中评社新竹6月5日电(记者 卢诚辉)新竹六燃是日军在二战时,为合成异辛烷遗留下的历史建筑,后形成特殊眷村聚落。新竹阳明交通大学“六燃博物馆团队”经过多年田野调查,珍藏有许多新竹六燃的珍贵史料,4日在“2025六燃文件展:洄游六燃,洄游头前溪”开幕记者会中展出。
日本海军第六燃料厂新竹支厂,简称六燃新竹支厂,为日据时期时,日军因应太平洋战争之需求,在新竹设立的燃料工厂,建于1943年,占地约300余公顷,基地范围大致位在现今新竹市中心与科学园间(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工研院、科学园区),是新竹市最早有系统且大规模建设的军事工业基地。其中具有60公尺高的大烟囱厂房基地面积约为1公顷,前身是紧急发电厂,现已成醒目地标。
新竹支厂主要负责“合成”的制造步骤,但新竹支厂在还没投入大量使用时,日本即已投降。
阳明交大应用艺术所教授赖雯淑表示,新竹六燃为前日本第六海军燃料厂新竹支厂,于二战时期设于新竹赤土崎,选址的关键在于竹东的天然瓦斯与头前溪、隆恩圳、汀甫圳的水源,可供军用航空燃料“异辛烷”合成。战后历经政权更替、军事转型与高科技产业发展,六燃成为台湾现代化转折的重要节点,也是一幅历史、文化、科技与地缘政治交错的缩影。
赖雯淑提到,她和团队自2018年起,执行六燃博物馆计划及大烟囱厂方保温睦邻驻站计划,从2019年首次策展后,每3年举办一次策展,今年是第3次策展,展览以历史现场与地方生态为线索,回望新竹赤土崎与头前溪的关联性,交织六燃遗构、战争历史、眷村文化与当代行动的多重视角,呈现在地记忆。
赖雯淑指出,六燃不仅见证新竹的历史,也是工研院前身天然瓦斯研究所的历史,更保有新竹科学园区的高科技发展源头。新竹六燃与竹科的关联最早可回溯至日据时期战争燃料生产,从总督府天然瓦斯研究所为起点,逐渐演变为工研院、竹科,见证台湾经济实力发展。
新竹六燃总面积300多公顷,涵盖大烟囱所在地忠贞新村、新竹清华大学成功湖、赤土崎、光复中学、公道五路中油油库、将军村、阳明交大部分校地与光明新村等,与市府的新竹X基地、眷村廊带以及大烟囱科技艺术村落属同区块,原有上百栋建筑,现仅存约10栋。
中评社新竹6月5日电(记者 卢诚辉)新竹六燃是日军在二战时,为合成异辛烷遗留下的历史建筑,后形成特殊眷村聚落。新竹阳明交通大学“六燃博物馆团队”经过多年田野调查,珍藏有许多新竹六燃的珍贵史料,4日在“2025六燃文件展:洄游六燃,洄游头前溪”开幕记者会中展出。
日本海军第六燃料厂新竹支厂,简称六燃新竹支厂,为日据时期时,日军因应太平洋战争之需求,在新竹设立的燃料工厂,建于1943年,占地约300余公顷,基地范围大致位在现今新竹市中心与科学园间(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工研院、科学园区),是新竹市最早有系统且大规模建设的军事工业基地。其中具有60公尺高的大烟囱厂房基地面积约为1公顷,前身是紧急发电厂,现已成醒目地标。
新竹支厂主要负责“合成”的制造步骤,但新竹支厂在还没投入大量使用时,日本即已投降。
阳明交大应用艺术所教授赖雯淑表示,新竹六燃为前日本第六海军燃料厂新竹支厂,于二战时期设于新竹赤土崎,选址的关键在于竹东的天然瓦斯与头前溪、隆恩圳、汀甫圳的水源,可供军用航空燃料“异辛烷”合成。战后历经政权更替、军事转型与高科技产业发展,六燃成为台湾现代化转折的重要节点,也是一幅历史、文化、科技与地缘政治交错的缩影。
赖雯淑提到,她和团队自2018年起,执行六燃博物馆计划及大烟囱厂方保温睦邻驻站计划,从2019年首次策展后,每3年举办一次策展,今年是第3次策展,展览以历史现场与地方生态为线索,回望新竹赤土崎与头前溪的关联性,交织六燃遗构、战争历史、眷村文化与当代行动的多重视角,呈现在地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