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宗亲实践交流 同筑根脉亲情
中评社北京5月30日电(实习记者 姜宜芃)5月29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宗亲文化论坛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本次论坛分为实践篇和学术篇两大环节,其中,实践篇由北京市台联、河南省台联和高雄市宗亲会共同举办,邀请两岸同胞分享近年来两岸宗亲文化与交流经验。
北京市台联会长白天亮在致辞中表示,宗亲姓氏是祖先留给中华儿女的珍贵遗产,以宗亲文化为牵引推动两岸交流既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也是增进骨肉亲情、筑牢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北京市台联高度重视宗亲文化,积极推动两岸宗亲交流,始终致力于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聚力量。她围绕“双向奔赴、学术赋能、共建论坛”三大实践方向展开阐述。
第一个方面,双向奔赴,让亲情在互访中升温。白天亮指出,在祖国大陆,北京是台胞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与台湾诸多姓氏宗亲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北京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也是众多台湾同胞跨海登陆后最为向往的地方之一。北京市台联立足独特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搭建你来我往的双向交流平台,让两岸宗亲在频频互访中增进瞭解,升华亲情。
第二个方面,学术赋能,让文化认同有根可循。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在宗亲文化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北京市台联深刻认识到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积极搭建研究平台,推动宗亲文化研究,为两岸文化认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北京市台联探索与北京联合大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共同加强对宗亲文化的研究。此外,白天亮强调,学术赋能也体现在整合资源,凝聚研究合力。北京高度重视兄弟省市在宗亲文化研究中的独特优势,京津冀三地台联在多方面建立了协同机制,在课题调研中也有多次合作。在宗亲文化研究方面,北京市台联主动加强与福建、河南等地的交流合作,期待将北京的工作与福建、河南等地的地缘优势、文化力量、实践经验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宗亲文化,挖掘其时代价值,为两岸宗亲交流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指导。
第三个方面,共建论坛,让亲情在研讨中升华。白天亮表示,与首届论坛相比,第二届海峡两岸宗亲文化论坛的参与范围更加广泛。参与的台湾宗亲组织与爱国同乡组织由3个增加到12个,两岸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机构与专家学者也加入其中。她坚信,随着参与人员的增加和研讨深度的拓展,本届论坛必将让宗亲文化纽带更加牢固,为两岸宗亲交流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