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拟立法规范保护早茶文化

在粤港澳地区,早茶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刻在DNA里的一种生活方式。香港文汇报

  中评社香港6月3日电/在粤港澳地区,“得闲饮茶”是刻在市井百姓DNA里的生活方式,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谊传递。一盅两件,不仅浓缩了老广们的味蕾记忆,更是广府文化的活态传承。2022 年,“广府饮茶习俗”成功入选广东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进一步彰显了早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传承价值。然而,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随着技术革新与社会发展,早茶文化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其传承与发展亟待新的保护举措。

  香港文汇报报导,为此,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列入今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预备项目,并于近日展开相关话题问卷调查,征集市民意见,其中“茶位费”“预制菜”等热点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业界认为这两大问题的立法核心在于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大部分市民也支持明码标价并对预制菜以及现点现做进行明确标记,呼吁通过立法规范保护,确保早茶文化的特色得以延续,让这一独具魅力的广府文化元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俗话说,“三茶两饭一夜宵”。“三茶”之中,早茶位居榜首,可以说是广东人生活仪式感的巅峰。早在清末民初,饮茶已成为广府地区闻名遐迩的习俗。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和沉淀,广府饮茶习俗形成了诸多独具特色的饮茶礼俗和规矩。融汇中西的广式点心,更是广府饮茶习俗不可或缺的一颗“明珠”。

  为保护好早茶这一广州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名片,广州市人大今年拟为早茶立法,并于5月初公布了《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调查问卷》,旨在听取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所得数据用于立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