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台北故宫“去中化”将变成“罗浮宫”?

  中评社香港6月3日电/澳门新华澳报3日发表富权文章:台北“故宫”“去中化”将变成“罗浮宫”?以下为文章内容。

  可能是受到“大罢免”的压力,当然也是基于议事程序的原因,最近“立法院”的各个常设委员会陆续对所对应的部会所冻结的预算进行“解冻”审查。其中教育文化委员会在五月十五日处理“故宫博物院”七项预算“解冻案”,总金额六点四亿元,最终全数通过“解冻”,其中以“新故宫计划”项目遭冻结三亿五千万元为最多,惟“故宫博物院”须在一个月内提出更详细的书面报告。国民党“立委”柯志恩国民党立委柯志恩在质询中指出,“新故宫计划”仍有多项争议,特别是“玻璃入口亭”部分,恐耗能过高、不环保,未来电费可能大幅增加。国民党“立委”万美玲也提出临时提案。
  
  虽然有国民党“立委”对“新故宫计划”中的“玻璃入口亭”部分提出质疑,但只是针对其耗电量过高,在全台面临缺电下,“故宫博物院”应当更加审慎规划,而没有打中这项设计含有“去中化”意图的“痛点”。
  
  实际上,在“台独文人”执掌“故宫博物院”后推出的“新故宫计划”,其中一个项目是要在正馆一楼前方广场新建大片玻璃建筑(玻璃亭)作为入口,不仅取代现有的怀素《自叙帖》玻璃帷幕,而且大片灰色屋顶与原本的米色宫墙不协调,也遮蔽二楼宫墙特色及空间高度的视觉美感,将原本具有中国宫殿式的门庭改为类似法国罗浮宫门前的金字塔玻璃亭,其“去中化”的意识颇为明显。
  
  即使是就事论事,单从视觉观点看,在中国宫殿式的建筑物前搞个玻璃亭,也是不伦不类,不中不西。因此,该项计划曾遭台北市“文资会”否决,但“故宫博物院”仍不死心,仍然要坚持设立挡住正馆视线的入口玻璃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