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履中:台湾人心理疲乏 对陆军事威胁冷感

美国德州山姆休士顿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5月28日电/台海局势紧张升温之际,24小时内三篇国际重磅报导相继出炉,从不同角度剖析中国大陆对台可能采取的军事与非军事行动,引发关注。旅美教授翁履中指出,这些分析不仅勾勒出中国大陆对台作战能力的升级趋势,也揭示台湾社会对于威胁感知的逐渐麻木与心理疲乏,凸显防卫体系中最脆弱的一环“民心”。

  翁履中为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德州山姆休士顿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兼全球拓展合作计划召集人,研究范围为比较政治、政治行为、政治学方法论,及国际政治经济发展。

  根据《中时新闻网》报导,翁履中指出,三篇国际重磅报导不仅呈现台海新型战争样貌,结合战术突袭、战略威慑与系统瘫痪的多重模式,更凸显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台湾社会在长期威胁下已出现“心理免疫疲乏”,民众对中国大陆军事威胁的反应逐渐冷感。

  翁履中表示,当前中国大陆正在研拟一种“低成本、高报酬”的对台战略,跳过高风险登陆作战,转向以小规模、突袭型与系统性破坏为主的行动。而与此相对应的,美方虽提出“战略模糊”与“再保证”等政策,但在战略语言与民意沟通上,仍显不足。

  翁履中进一步指出,当民众感受到的是真实生活困境,如物价飞涨、房价高涨与社会分裂,来自中国大陆的威胁就难以成为凝聚共识的力量。他认为,台湾若要有效防卫,不应仅依赖军备强化,更需提升社会韧性与政治整合能力,“真正的防线不是军火库,而是人心”。

  翁履中最后强调,面对中国大陆可能加强心理战与系统攻击,台湾应超越“是否开战”的思考框架,转而思考如何建立全民抗压能力、重建社会信任,从而建立起真正能抵御各种统战与威胁的“国家”防线。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引述台湾与美国官员指出,解放军目前已进入高备战阶段,包括空军、火箭军与两栖部队在内的联合作战能力快速提升。报导提及,中方具备以“演习掩盖突袭”的实力,并透过PCH-191多管火箭系统与频繁登陆演训,为可能的军事行动铺路。美军印太司令帕帕罗(Samuel Paparo)则警告,中国大陆的军事部署“非常接近实战”条件。

  美国军事智库期刊《War on the Rocks》随后发表长文,解析中国大陆如何规划对抗美军介入的战略,包括透过核武、太空、网路与资讯作战等手段进行“战略威慑”,削弱美国本土关键基础设施,进而压制其介入能力。文章指出,中国大陆可能采取“系统破坏战”与“制造既成事实”等方式,藉以扩大战略筹码,并建议美国应强化印太威慑与本土防卫整合。

  同时,香港《南华早报》披露中国大陆军事期刊《海军与商船》的一篇文章,主张以精准打击与网路瘫痪台湾关键基础设施,如液化天然气终端站、电网与通讯系统,造成社会动荡与民心崩溃,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