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丸号救援,战火中结下的情谊永不褪色

  中评社北京5月16日电/据新华社报导,浙江舟山群岛东部海域,深邃的海底,沉睡着一艘承载悲壮历史的沉船“里斯本丸”号。蔚蓝大海,铭记着83年前,中国渔民勇救英军战俘的人道主义壮举。

  “里斯本丸”号是二战期间,日本从巴西征用的一艘客货船。1942年,被日军征用的“里斯本丸”号押运1800多名英军战俘从香港返回日本。由于日军违反《日内瓦公约》,未在船上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在途经浙江舟山群岛海域时,“里斯本丸”号被美军潜艇击中。

  日军为防止战俘逃跑,先是用木板、帆布将战俘所在的船舱钉死,又在战俘们破“门”而出跳海逃生时疯狂扫射。面对日军的枪炮,舟山渔民驾驶着46艘木质小渔船,来回65次,最终在惊涛骇浪中救起384名战俘。

  “渔民们坚守着一个朴素信条,‘救人一命,天上一星’。”救援渔民后人林忠华说。

  救援渔民后人胡亦芳说:“当时岛上没有多少农田,渔民常年半饥半饱,但为了安顿获救战俘,渔民们把自己家里能吃的、能穿的都拿了出来。”

  就在营救战俘的第二日,几架日本飞机飞到沉船海域投弹轰炸。第三日清晨,200多名荷枪实弹的日军登岛搜查战俘,他们殴打中国渔民,勒令他们不得隐藏英国人。

  即便如此,仍有三名英军战俘被渔民冒死藏在一个三面临海、口小腹大的山洞中,躲过了日军地毯式搜索。而这三名英国人,辗转转移至重庆后,通过广播第一次将“里斯本丸”号沉没的真相公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