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将清零 陈振贵析台湾难招其他境外生

实践大学前校长陈振贵。(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1月13日电(记者 方敬为)台湾2011年开始开放陆生报考台湾大专院校,学位生今年暑假过后可能归零。台高教大老、实践大学前校长陈振贵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失去大陆生源之所以对台湾高教造成冲击,是因为其他境外生源相对难招。

  尤其有一点大家都忽略,陈振贵指出,其实两岸在彼此的学历承认上,陆方的接受度远大于台方,只要是台“教育部”核准的高教机构,其毕业文凭大陆都承认;反而是台湾承认大陆学历的范围较窄,目前包括大学及高等教育机构仅承认155所及专科学校191所,当中又因为大陆大专的学制问题,被承认的院校中,又有一部分学生的学历不被承认。这也之所以大陆学生不排斥赴台就学的原因之一。

  陈振贵说明,由于陆生来台就学有便捷、满足两岸文化好奇心,加上陆方承认台湾高教学历等优势,让陆生长期成为台湾高教主要的境外生源,其他境外学生来台,除了诱因低,台湾本身在师资、教学系统上也相对不足,难递补上陆生缺口,这方面还有待克服加强。

  陈振贵,成功大学外语系学士,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硕士,美国佛罗里达诺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博士,曾任实践大学、岭东科技大学、静宜大学等校长、私立技专校院协进会理事长等职,是促成陆生来台研修的推手之一。目前在多所私校担任顾问及董事职务。

  陈振贵提到,台湾自2011年开放陆生来台就学,当年度来台的陆籍学位生有928人、研修生2888人,后逐年递增,到2016年达到最高峰,学位生9327人、研修生3万2640人,合计达4万1967人,到蔡政府民进党执政后,人数开始逐年递减,到今年暑假后学位生将归零,只剩下2000名包括博士班、交换生及推广班研修生,预期会创下两岸开放教育交流以来新低纪录。

  中国大陆在2020年4月宣布,暂停大陆毕业生赴台升学,迄今尚未恢复,最后一批在台就读的大陆学位生今年暑假毕业后,台湾高教圈可能迎来陆生“清零”的处境。

台高教面临少子化及陆生归零双重招生压力,图为台湾学子准备高考。(中评社 资料照)

  陈振贵向中评社表示,失去陆生大家普遍的想法就是,多开拓其他境外生源来递补,但在实务上相对不易,例如虽然台湾政府积极推动所谓新南向政策,开拓东南亚生源,但东南亚学生来台湾留学的诱因有限,论学校知名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就有许多国际知名学府,学生未必需要到台湾来念书。

  所以,他指出,许多东南亚学生来台就学,有很大成分是看中台湾技职体系推出的产学合作专班,是想到台湾获得学位兼得到就业机会,因此先前也传出“假留学真打工”、“学生沦学工”等乱象,台“教育部”对此祭出裁罚,也透露出台湾要稳定招揽东南亚生源,有所难度。

  此外,陈振贵说,台湾学校端因应其他境外学生来台就读所需的双语师资、教学系统建置等方面,也一直没有做到很完善的配套,导致语言不通的境外学生来台就读无法有所成效,反而坏了台湾高教口碑。先前甚至有非洲学生到台湾就学,反而变成工厂的廉价劳工,贻笑大方。

  陈振贵认为,台湾高教尤其是私校部分,必须先设法强化体质,做好转型,才有能力去拓展其他境外生源,不过,台湾还得面对大陆学校的招生竞争,近期大陆也在锁定东南亚招生,且所祭出利多政策更加优厚,台湾提供给外籍生的奖学金及生活补助,一年大约是新台币30万元,大陆有些则是给予全额奖助学金价值至少20万人民币,大大冲击台湾的招生力道。

  分析陆生长期是台湾高教主要境外生源的原因,陈振贵说,两岸毕竟同文同种,除了语言通、区位便捷之外,大陆学生对两岸文化差异的好奇心也是促使陆生来台念书的原因之一,对台湾学校而言,则只需增加少量成本,就可获得可观的境外招生效益,这其实是另类双赢的局面。

实践大学前校长陈振贵。(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1月13日电(记者 方敬为)台湾2011年开始开放陆生报考台湾大专院校,学位生今年暑假过后可能归零。台高教大老、实践大学前校长陈振贵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失去大陆生源之所以对台湾高教造成冲击,是因为其他境外生源相对难招。

  尤其有一点大家都忽略,陈振贵指出,其实两岸在彼此的学历承认上,陆方的接受度远大于台方,只要是台“教育部”核准的高教机构,其毕业文凭大陆都承认;反而是台湾承认大陆学历的范围较窄,目前包括大学及高等教育机构仅承认155所及专科学校191所,当中又因为大陆大专的学制问题,被承认的院校中,又有一部分学生的学历不被承认。这也之所以大陆学生不排斥赴台就学的原因之一。

  陈振贵说明,由于陆生来台就学有便捷、满足两岸文化好奇心,加上陆方承认台湾高教学历等优势,让陆生长期成为台湾高教主要的境外生源,其他境外学生来台,除了诱因低,台湾本身在师资、教学系统上也相对不足,难递补上陆生缺口,这方面还有待克服加强。

  陈振贵,成功大学外语系学士,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硕士,美国佛罗里达诺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学博士,曾任实践大学、岭东科技大学、静宜大学等校长、私立技专校院协进会理事长等职,是促成陆生来台研修的推手之一。目前在多所私校担任顾问及董事职务。

  陈振贵提到,台湾自2011年开放陆生来台就学,当年度来台的陆籍学位生有928人、研修生2888人,后逐年递增,到2016年达到最高峰,学位生9327人、研修生3万2640人,合计达4万1967人,到蔡政府民进党执政后,人数开始逐年递减,到今年暑假后学位生将归零,只剩下2000名包括博士班、交换生及推广班研修生,预期会创下两岸开放教育交流以来新低纪录。

  中国大陆在2020年4月宣布,暂停大陆毕业生赴台升学,迄今尚未恢复,最后一批在台就读的大陆学位生今年暑假毕业后,台湾高教圈可能迎来陆生“清零”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