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受访者对就业悲观 劳联吁检讨政策
中评社香港5月23日电(记者 卢哲)劳联饮食行业委员会与香港饮食业职工会联合会22日举行记者会,发布“2025年饮食行业就业前景的看法”问卷调查报告。报告指近八成饮食业工友去年薪酬停滞或下降,82.6%受访者对春节后饮食业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而输入外劳的饮食业雇主比例飙升至71.9%,饮食业本地劳工失业率显着上升至5.7%。劳联建议政府检讨“补充劳工优化计划”并加强香港餐饮特色的推广宣传。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近日公布香港最新失业率为3.4%,就业不足率由1.1%增至1.3%,当中餐饮服务活动业失业率由5.3%升至5.7%,失业人数有13100人,升幅明显。劳联表示,香港饮食行业近年面临不少挑战,为瞭解饮食工友在新年前后的就业机会和人力资源变化等状况及对饮食业未来就业前景的看法,劳联饮食行业委员会、香港饮食业职工会联合会(饮联)于2025年1月至4月期间展开了“2025年饮食行业就业前景的看法”问卷调查行动,共收回了950份有效问卷。
总括而言,本次调查受访者多集中于传统餐饮业,大部份是家庭经济支柱的年龄层,但结果亦显示逾四分之一(28%)的受访者失业,而工时不稳定的兼职/散工亦占18%受访者,可见饮食业员工在劳动力市场中面临着明显困境。近八成受访者去年薪酬停滞(48.5%被冻薪)或下降(31.4%被减薪),此现象反映饮食业雇主2024年度在整体薪酬调整趋势偏向保守或负向。
报告表示,超过一半(52.5%)受访者在过年后失业,仅10.2%受访者称于过年后换了新工作,显示饮食业工友新年后就业或搵工机会减少,导致82.6%受访者对春节后饮食业就业前景持悲观态度。而调查亦显示,饮食业雇主输入外地劳工的受访者比例在新年前为23.9%,在新年后飙升至71.9%,此现象反映本地工人的就业机会被进一步挤压,故有近9成6受访者认同输入外地劳工为本地饮食工人的工作带来影响。
截止2025年4月,饮食业本地劳工失业率达5.7%,不少饮食工友向工会反映指工作岗位被外地劳工取代,“由长工变替工(散工),替工变炒鱿(失业)”,本地基层劳工就业环境恶化。调查亦显示饮食业本地工人市场薪酬高于政府公布的饮食业工资中位数,导致雇主以低于市场工资的招聘条件进行本地招聘,无人问津下申请输入外劳,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