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灯钟:赖清德不表态一中 两岸无缓和空间
中评社台中5月23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赖清德520就职周年谈话淡化两岸议题,金门大学海洋与边境管理学系副教授刘灯钟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赖对两岸议题的态度转为保守,有两个主因,一是美国因素,美国总统特朗普要转圜对中关系,出手约束;另一个则是受到外部形势震撼,日前印度与巴基斯坦空战展现中国大陆军备的实战能力,台当局必然有所评估,因此适时收敛对抗姿态。
刘灯钟说,虽然赖清德减少对两岸关系的激烈言语,对降低台湾的安全风险系数有帮助,可是中国大陆的立场仍然是一个中国原则,赖若不表态一中,两岸仍无缓和空间。
刘灯钟,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法学博士,现任金门大学海洋与边境管理学系副教授、中华卓越青工总会会长。研究专长包括中国大陆研究、两岸关系、政党与选举、国际治理。
赖清德20日发表执政周年谈话,内容全文只字未提“中国”二字,淡化两岸的相关议题,仅提及台湾面对“国安统战威胁”,并重申17项因应策略,呼吁民众团结抵抗分化。不过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他则称,台湾受到侵略者的胁迫,侵略者才是和平的破坏者。
刘灯钟表示,赖今年520演说几乎未触及两岸议题,与去年520日强调“两岸互不隶属”,高唱“新两国论”的态度相差甚远,很明显是刻意退缩。赖清德先是在520前夕,5月18日接受网路自媒体访问时抛出“两岸并购论”,称“中国是比较大的公司,台湾是比较小的公司,如果说你要并购我的公司,要提条件。”从“台独工作”者转向统派言论,520当天更直接淡化两岸议题,不触碰两岸主权争议,相当反常。
他说,民进党的神主牌是“抗中保台”,赖清德一上任就以两岸对抗姿态为号召,却未在就职周年谈话操作相关议题,研判是受到外部压力影响,最主要有两个因素,包括美国在背后出手约束,以及受到印巴空战等形势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