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人在花间住》进京演出
中评社北京5月26日电/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导,近日,由广东歌舞剧院打造的舞剧《人在花间住》带着岭南文化的芬芳来到北京,以温情和诗意唤起观众对亲情的感悟与记忆。
舞剧《人在花间住》将目光投向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以“人—花—城”三者间的情感互动、生命互融为主题,围绕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与迷失于都市繁忙工作、忽视亲情的儿子展开故事讲述。目前,阿尔茨海默症题材的舞剧比较少见,该剧导演费波表示:“这部舞剧的主题关涉病痛、关涉记忆,侧重于表现人们共通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通过具体的故事情景来表现,也可以是一种感受和共鸣。”
这部剧以花命名,以花入题,处处有“花”的印迹。广州是“花城”,花渗进了广州的自然、生活、文化等方方面面,“人在花间住”契合了这座城市的精神追求。母亲的花店开在“花城”的骑楼里,和街坊邻里间的关系,也如花一般美好。而剧中的儿子是一名园林设计师。母亲对美的追求和对花的喜爱,也烙在了儿子的生命记忆里,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
该剧妆造几乎都是以花为灵感的设计,无论是百花仙子出现时,舞者模拟二十四番花信风的形态,花瓣缠绕飘逸的裙裾;还是幻境中,群舞头顶马蹄莲形状的装饰,兼具造型感和危险感,都是用花来展现母亲的心境和状态。“疍家女”舞段中,摇曳生姿的疍家渔女们一仰头,便可以看到抵挡日晒风吹的斗笠下藏着一圈鲜花,含蓄、内敛、坚韧的外表下,暗藏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盼。
在传统文学中,“花”常作为美的象征。但这部作品并没有把“花”单纯塑造成美丽的观赏客体。编剧温方伊表示:“花的美人人可见,不需要一部舞剧作品再来强调。人与花的关系若仅是看与被看的关系,那么花便成为没有生命的物体,不具有主体性。然而花有生命,人与花是在同一片土地上共生、相互依存。”花,其实是生命成长过程的一个象征。当我们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时候,就应该尽情地绽放它,享受美绽放的过程。绽放的花朵不仅是视觉上的点缀,更是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哪怕在记忆的迷雾中,人间真情依然如花朵般芬芳动人。
主创充分调动身体、舞美、灯光、造型、音乐及影像,共同打造虚实结合的天地。随着母亲精神世界的变化铺陈,花间与海底、邻里或疍女……无尽幻象在光影摇曳间交织生长。舞者以舞蹈动作,展现出如诗如幻的光影和丰沛的情感,牵引观众进入到作品叙事中,感受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