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一滴卤水里的绿色转型

察尔汗盐湖风景壮美,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中评社北京5月26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近年来,在察尔汗盐湖,钾肥生产工艺优化,盐湖提锂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绿色、高效开采水平不断提升,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细风轻拂起微澜,湖面宽阔,1.8米深的水下,细腻牙白色的钾矿经过长期蒸发结成“盐床”。在湖上“采水船”滚筒的轰鸣声中,钾矿被源源不断送进仓筒,再通过水泵“打”到10公里外的钾肥厂区。打开地图一看,眼前“无边”的盐湖,原来只是察尔汗盐湖30个盐池中的一个。

  这里是位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产品生产量占全国的2/3。近年来,察尔汗盐湖推动绿色、高效开采,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优化钾肥生产工艺,突破盐湖提锂关键技术

  察尔汗盐湖中央码头,四面皆是光卤石盐池。这里是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的“原料库”,“采水船”从盐池中采出的钾“浆”通过管道源源不断输送到车间。在车间传输带上,雪白的钾原料在此进行“脱卤”。车间副主任石涛说:“从管道运过来的矿浆在这里要‘过筛’,因为各个‘采水船’送来的矿浆浓度不一,需经处理才能送往下一环节。”

  步行10多米,车间外是偌大的3个巨型罐状物,上方漂浮的白色钾料旋转着。“这叫浓密机,是用来提升钾肥产品钾含量的。”石涛说,“刚‘打’过来的钾肥钾含量不高,我们通过一系列步骤,可以将钾含量提升到95%。”95%钾含量的氯化钾产品,是现在钾肥分公司的主要产品,占整体产能的九成以上。

  尽管有着成熟的生产工艺,钾肥分公司未停止持续挖潜增效。钾肥分公司总经理李存福介绍,为了持续保证品质稳定、实现高效开采,他们采取了“轮采”的办法,“就像种地,为了土壤肥力也会采取轮种的办法。我们现在30个生产盐池,会留几个备矿作为应急储备,同时意味着蒸发时间拉长,从而更好地‘养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