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中东行的“生意经”
新华社报导,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此行重点在于“谈生意”:在内政层面借此缓解共和党执政压力,在外交层面继续把安全和经济捆绑叫卖。至于伊核问题、叙利亚、巴以等中东国家关心的关键地区事务,几无进展。
签单背后的利益捆绑
特朗普访问期间,美国与海湾三国签署了一系列经济协议,涵盖国防、航空、能源、铝业等领域。
美国分析人士解读,特朗普政府执政百日的民意支持率跌至近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同期最低,迫切需要利用这次访问敲定投资和采购协议,以此安抚美国民众的不满。
同时,专家认为,从此行结果来看,特朗普政府谋求加强对海湾国家的“安全和经济捆绑”,以此不断汲取海湾国家资金。
巴勒斯坦阿拉伯美国大学政治学教授阿姆贾德·阿布·伊兹说,特朗普政府试图以大规模军售和商业交易对伙伴国家施加影响。海湾国家资金雄厚、投资能力强,被特朗普视作获取利益的关键目标。
山东师范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北平认为,美方此次签署的协议有两方面特点及谋划:一是军售金额大,目的是以提供安全保障的形式吸纳海湾国家巨额资金,用来增加美国军工产业的收入,同时巩固美方对地区安全的影响力;二是关键领域多,试图借外资提振美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在能源、矿产、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业等关键领域为美国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