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以行动诠释“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中评社北京5月16日电/网评:以行动诠释“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来源:大公报 作者:吴志斌

  5月12日,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与澳门工商界代表座谈。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局势,港澳既要认清形势、保持定力,更要在变局之中谋求革新、敢于斗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添砖加瓦。故此,夏主任对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提出“4点希望”:一是发扬斗争精神,团结一致爱国护港、爱国护澳;二是坚定发展信心,扎根港澳继续做大做强;三是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重围扩大开放、拥抱世界;四是面向海外讲好港澳故事,旗帜鲜明唱响港澳、唱响中国。

  是次座谈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单边主义盛行、欧美霸凌行为以及各种反华势力的挑衅使得当下的国际格局深陷“新冷战”的泥沼。港澳要如何破局、如何发展,此次座谈会可谓是“一语道破”,深谙要义。

  首先,港澳发展必须是扎根港澳,必须以祖国为靠山,与内地发展“血脉相通”,互为补充。这就必须在政治原则上不偏不倚地实践“一国两制”,在“一国”的大前提下实现“两制”的发展创造性。“一国两制”不仅是法律的底线,也是经济发展的底气。在探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优势之际,取长补短,创造性地将内地市场和世界资本相结合,转化和交融国内外科技、文化成果,摸索和塑造具有高度韧性和弹性的经济发展模式。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时着重地肯定:“‘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在二十大报告中,中央亦是再次重申:“‘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由此可见这种制度赋予了港澳扎根本地发展的信心,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来源。   面对打压挺身而出坚决斗争

  其次,在清醒地认清国际形势、保持定力之际,港澳工商界更要以行动诠释何为“商之大者,为国为民”。港澳工商界素来有爱国护国、爱国护澳的深厚传统,在百年波澜起伏的历史长河之中,港澳工商界先辈们始终以爱国爱港,爱国爱澳的精神书写了一个个商业传奇。

  港澳的命运始终都与祖国紧密相连,个人和企业的发展也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息息相关。只有自觉将自身事业与港澳繁荣、国家发展紧密联络起来,将自身和事业发展汇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浩瀚洪流,才能顺应时势,实现价值,破浪前行。特别是在遭遇外部势力打击之际,港澳工商界更要团结一致,自觉行动,坚定地与祖国站在一起,与正义站在一起,不“腿软”,不妥协,要挺身而出坚决斗争。

  4月15日,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上,夏主任以香港银行家庄世平在港英时期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以及霍英东的船队在抗美援朝时期突破西方封锁为国家运送大量战略物资为例子,进而强调“那些在关键时刻出卖国家利益、替敌人摇旗呐喊的,香港同胞不答应,全国人民也不答应,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必将背负历史的骂名。”希望港澳工商界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地与国家站在一起,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分清敌我,守住底线。

  最后,港澳不仅扮演国家“引进来”“走出去”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更是讲好中国现代化故事的独特舞台。一方面,基于健全的法律环境和成熟的投资贸易体系,港澳始终都是国际资本、高端人才以及创新技术“落地生根”的“沃土”。另一方面,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更是主动作为,积极出击,在中东、东盟等新兴市场寻找新的机遇,挖掘新的发展潜能。去年10月底,两只港股ETF在沙特交易所上市。与此同时,港交所于沙特开设办事处,以加强香港在中东地区的布局。   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结束第二次中东之行,此行成果丰硕,在科威特和卡塔尔,香港、内地与该国政企机构分别签署了24项和35项合作备忘录和合作协议,涵盖多个范畴。例如在涉及推进金融科技合作,包括Web3和人工智能的协作等方面,达成了一份由香港、内地及卡塔尔三方共同签署的意向书。可见近年来,香港在金融贸易合作方面,实现了主动走出去,灵活引进来,成为了行走的“牵线人”,不仅为香港,更是为国家不断创造新的商贸链接点,锻造了跨国跨区新合作。

  国家利益是从商逐利的底线

  守住国家利益就是从商逐利的底线,而发扬爱国爱港的传统就是为企业和工商界绵延活的“命脉”。国护商荣,商荣国强,为国谋利者赢时势,卖国求荣者失人心。港澳工商界不仅承担着发展港澳、实现自我价值的核心使命,更是承担著书写“一国两制”,让港澳故事唱响世界的新责任。   中评社北京5月16日电/网评:以行动诠释“商之大者,为国为民”

  来源:大公报 作者:吴志斌

  5月12日,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与澳门工商界代表座谈。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局势,港澳既要认清形势、保持定力,更要在变局之中谋求革新、敢于斗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添砖加瓦。故此,夏主任对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提出“4点希望”:一是发扬斗争精神,团结一致爱国护港、爱国护澳;二是坚定发展信心,扎根港澳继续做大做强;三是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重围扩大开放、拥抱世界;四是面向海外讲好港澳故事,旗帜鲜明唱响港澳、唱响中国。

  是次座谈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单边主义盛行、欧美霸凌行为以及各种反华势力的挑衅使得当下的国际格局深陷“新冷战”的泥沼。港澳要如何破局、如何发展,此次座谈会可谓是“一语道破”,深谙要义。

  首先,港澳发展必须是扎根港澳,必须以祖国为靠山,与内地发展“血脉相通”,互为补充。这就必须在政治原则上不偏不倚地实践“一国两制”,在“一国”的大前提下实现“两制”的发展创造性。“一国两制”不仅是法律的底线,也是经济发展的底气。在探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优势之际,取长补短,创造性地将内地市场和世界资本相结合,转化和交融国内外科技、文化成果,摸索和塑造具有高度韧性和弹性的经济发展模式。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大会时着重地肯定:“‘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在二十大报告中,中央亦是再次重申:“‘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由此可见这种制度赋予了港澳扎根本地发展的信心,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