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少凡:印巴冲突改变形势 美失战略自信

东海大学国际学院国际经营管理学位学程副教授高少凡。(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中5月22日电(记者 方敬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表态“美中关系很重要”,愿访问中国。东海大学国际学院国际经营管理学位学程副教授高少凡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美国先是迅速与中国达成初步的关税谈判,特朗普甚至称有助“统一与和平”,再加上表达访华意愿,显示出,美国试图缓和与中国的关系。这有两个因素,第一是美国经济问题需求,第二是印度与巴基斯坦冲突验证中国军事作战能力,美国在印太地区失去战略自信,所以要适当调整双边关系。

  高少凡,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国际关系博士、觉行生命教育基金会董事,曾任东海大学国际长、东海大学国际学院筹备处主任、铭传大学国际长等职。研究领域包括中国与东协研究、东亚与东南亚区域研究、国际关系理论与实务。

  美国总统特朗普16日接受福斯新闻专访表示,他愿意访问中国,与中国领导人就外交政策和经济问题进行会谈,并称“美中关系很重要”。

  高少凡认为,美国近期不断释出转圜对中国关系的讯号,首先在5月12日,美中双方针对等关税问题在瑞士日内瓦会谈,并在短短2天内取得初步共识,在往后90天当中暂时化解贸易僵局,特朗普随后公开发言称,“中国开放,对统一(Unification)与和平非常有利”,引发国际议论。

  他说,紧接着在5月18日,以美国马首是瞻的赖清德就在网路节目专访当中说出两岸“并购论”,赖说“中国是比较大的公司,台湾是比较小的公司,如果说你要并购我的公司,要提条件”。与特朗普的说法相呼应,背后显然有美国约束的影子。

  高少凡表示,美国试图与中国改善关系,首要原因当然与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有关,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推升美国的物价通膨,尤其许多民生用品过去长期进口自中国,因为对中国课征高额关税,导致中国制商品断货,美国消费者买不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怨声载道,对特朗普政府的执政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美国必须有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