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热”:从“中国游”到“中国购”
最近,两则消息成为国内外社交平台的热点。
一则是“外国航司狂接中国游流量”,随着“中国游”持续火爆,国际航线数量一路上涨,为了接住这波流量,外国航空公司接连增加航班。数据印证了这一点,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3.1%。前4月,中外航司执行国际客运航班周均达6428班,比去年同期增长25.4%。今年我国已经新增多个通航国家,79个国家的游客可以说走就走,“打飞的”游中国。
另一则是在海外社交平台广为分享的小贴士,“一定要带空箱子去中国!”“中国游”升温的同时,从北京秀水街到深圳华强北,从义乌国际商贸城到海南免税店,大江南北,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专程到中国“买买买”。一些海外消费者甚至组成“代购团”,专门飞来中国采购商品,还有国外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托人到中国代购。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旅游“流量”变消费“留量”,一场新的“中国热”正在全球兴起。与产业投资、到中国去建厂不同,这场“中国热”围绕着文旅消费展开,走进了更多国外普通民众的视野。
何以“中国热”?与近年来的开放政策有很大关系。
5月13日,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宣布决定首批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5个国家实施免签政策,并适时扩大对地区国家覆盖范围。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过境免签政策的优化升级、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容,让外国游客来华更加便利,不仅提升了入境游的热度,还为“中国购”带来了第一波流量。
为了让更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购在中国、满意而归,今年中国在退税政策上持续发力,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4月26日,商务部等六部门发布通知,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将现金退税限额由1万元大幅上调至2万元,提出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推广至全国,这些措施极大地提升了境外游客的购物体验和消费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