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专家:中拉万里为邻,共促多边主义

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图源:央视新闻)

  中评社北京5月15日电/据中国日报报导,巴西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玛尔塔·费尔南德斯5月14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13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文章指出,中拉论坛已经成为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之间的重要合作平台。13日举行的部长级会议彰显了中拉对多边合作、南南互联互通以及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的共同承诺,在某些大国奉行单边主义导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令人耳目一新。

  中拉论坛为世界树立合作榜样

  中拉论坛于2014年成立,旨在加强中国同拉共体33个成员国之间的关系。2015年1月8日至9日,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标志着论坛正式启动。该论坛以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共同发展为宗旨。

  美国政府近期的所作所为让人想起1823年推出的“门罗主义”。该政策方针宣扬“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名义上是反对欧洲干涉美洲事务,实质上是为美国独霸美洲辩护。比如,美国政府威胁要“收回”巴拿马运河就足以表明,华盛顿一直将拉美视为自家“后院”。

  中国为拉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文章进一步表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立足于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将自身定位为拉美的战略伙伴,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中企投资开发的秘鲁钱凯港堪称个中典范,旨在打造南太平洋沿岸的重要物流枢纽,促进拉美同亚洲的直接贸易往来。除了海港和铁路外,中国还助力建设其他基础设施,进而推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更好地维护主权、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