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沃土话融合 孙文南院山东文化寻根之旅

台湾孙文南院暨金马台澎两岸交流协会执行会长李正圻率28人代表团,5月7日至13日前往山东省进行一场以“文化同源”为纽带的寻根之旅。(图:台湾孙文南院提供)

  中评社高雄5月14日电(记者 蒋继平)台湾孙文南院暨金马台澎两岸交流协会执行会长李正圻率28人代表团,5月7日至13日前往山东省济南、泰安、淄博、潍坊、日照、青岛六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进行以“文化同源”为纽带的寻根之旅。李正圻表示“齐鲁之行,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化的‘根’,更触摸到了融合的‘魂’。期待更多台湾同胞踏上这片土地,在寻根中凝聚共识,在交流中携手前行。”

  台湾孙文南院新闻稿如下:

  齐鲁沃土话融合,两岸同心启新程

  28位台湾同胞的文化寻根之旅,在齐鲁大地写下血脉相连的新篇章

  五月的齐鲁大地,风暖花香,万物葱茏。一场以“文化同源”为纽带的寻根之旅,在济南、泰安、淄博、潍坊、日照、青岛六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间展开。5月7日至13日,台湾孙文南院暨金马台澎两岸交流协会执行会长李正圻率28人代表团,沿着齐鲁文化的脉络踏寻故土,在趵突泉的泉韵里、泰山的石阶上、韩氏祖祠的香火中,勾勒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心同行”的动人图景。

  第一站·济南:泉城初遇,开启文化寻根之门

  5月7日,代表团从厦门飞抵济南,暮色中的泉城以一场温暖的餐叙拉开行程。次日清晨,趵突泉的三股清泉奔腾不息,正如两岸文化的源流从未间断——李清照的词韵、辛弃疾的豪情,在泉池畔与现代都市的烟火气交融。大明湖畔,绿柳拂岸,曲水亭街的青砖黛瓦间,台湾同胞们漫步于“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意境中,惊叹于齐鲁文化的细腻与厚重。下午走进济南市法治示范社区,基层治理的智慧与温度,让台湾同仁看到了大陆社区建设的“民生底色”。

  第二站·泰安:登泰山而小天下,共赴精神高地

  5月9日,代表团登临泰山。十八盘的石阶上,汗水与脚步丈量着“会当凌绝顶”的豪迈;玉皇顶的云海间,两岸同胞共同眺望辽阔山河。泰山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登高致远”精神的象征。正如李正圻会长所言:“泰山之雄,雄在根基;两岸之亲,亲在血脉。我们攀登的不仅是物理的高峰,更是文化认同的高峰。”

  第三站·淄博:齐风鲁韵里,社区共话融合之道

  从泰山南下,代表团走进淄博。在基层社区,鲁台两地调解员围坐一堂,分享矛盾化解经验,让“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在现代治理中焕发生机。颜神古镇的青砖古窑前,陶瓷匠人指尖的技艺传承千年,恰似两岸非遗文化的共生共荣。而在姜太公宗祠与齐文化博物馆,“尊贤尚功”的齐风精神穿越时空,让台湾同胞读懂齐鲁大地“开放包容”的基因密码。

  第四站·潍坊:民间艺术里,触摸文化的烟火温度

  5月10日的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木版年画的雕刀起落间,刻画出“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风筝工坊内,五彩风筝扶摇直上,正如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越牵越紧。台湾艺术家楼震宇驻足细看:“这些年画里的故事,在台湾的庙宇、民居中也常见,原来我们的文化记忆从未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