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补贴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中国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需要政府、社会、企事业单位和家庭共同努力。(图片来源:大公网)

  中评社北京5月13日电/据大公报报导,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歌叫《世上只有妈妈好》,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而在现实中,母亲生育孩子之后,会遇到很多困难,其中一个就是遇到母职惩罚(motherhood penalty)。母职惩罚是指,女性在生育孩子之后,会在职场上遭遇到工作机会受阻碍、收入减少等困境。

  从收入方面来说,母职惩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参与率(或就业率)下降。研究发现,在控制个人人力资本特征、所在省份和家庭特征等变量后,在妻子一方,与生育之前相比,生育一个孩子后,其就业几率下降约6.6%;继续生育二孩,其就业几率再次下降9.3%(与一孩状态相比)。二是有报酬工作时间减少。数据显示,女性在生育一孩后的0至3年内,每月工作时间和生育前相比减少了22.2个小时。三是工资率下降。研究发现,每生育一个子女,女性的年工资收入下降17%,小时工资下降17.4%。

  近年来,中国生育率不断走低,2023年总和生育率只有1.01,不到更替水平的一半。要提高生育率,就需要大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缓解母职惩罚问题。而生育友好型企业,也是生育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生育友好型企业需要在以下多个方面做出努力:

  落实国家产假政策: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产假、陪产假、育儿假等假期制度,并确保员工休假期间工资待遇不低于法定标准。在员工休产假前,企业应协助员工做好工作交接,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可以安排其他员工暂代其工作,或者对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分配。企业应确保员工在产假结束后能够顺利返回工作岗位,不得因员工休产假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灵活办公 缩短工时

  提倡灵活办公模式:对于有条件的企业,可实行弹性办公和在家办公,允许员工灵活地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尤其是孕妇和哺乳期的女性可以在家办公。一方面,在家办公可以节省通勤时间,从而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小孩,帮助她们减轻原本沉重的育儿压力。另一方面,男性员工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小孩和分担家务,可以很好地缓解职业女性的焦虑。

  缩短工作时间:虽然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不断增加,人均GDP一直在上升,但平均工作时间却在节节走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全国企业就业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小时,而2024年上升到49小时,远高于国务院规定的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也超过劳动法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