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达生:高关税最坏状况 战争结束大萧条

邱达生。(中评社 黄筱筠摄)

  中评社台北5月9日电(记者 黄筱筠)对于美国“杀无赦”的高关税政策,亚太商工总会执行长邱达生接受中评社访问指出,有很多人认为这与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类似,当时希望提出对进口产品课征高关税保护美国制造业,总统胡佛签署这项法案,造成经济大萧条。这次大家仍在观望,欧盟一方面要提出反制,一方面也在观望英国与美国谈判结果。如果真的最后大家群起对抗美国,那就是经济大萧条,当时紧接着是二战发生,以战争状况来结束大萧条,那是最坏的情况。

  邱达生为美国凤凰城大学(University of Phoenix)组织管理学博士。现为亚太商工总会执行长、亚洲银行家协会秘书长、东海大学经济学系兼任教授。研究专长包括国际经济和国际关系。

  台美关税谈判,可以谈到多少?邱达生表示,美国第一个谈判对象英国都还没有公布结果,还传出美国对印度进口品要降到零关税。现在统计值观察有限,台湾能维持10%是最好情况。但现在真的不知道能谈到多少,因美国对每个国家要求不一样。

  有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报导,特朗普最快可能在本周内宣布针对进口晶片加征25%至100%不等的高额关税。

  他指出,美国拉高对等关税用的是《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赋予总统紧急权力,但是晶片关税是1962年的《贸易扩张法》,也就是232条款,届时美国真的要提高晶片关税,要怎么课征会有点麻烦。

  邱达生表示,高科技关税可能公布,如果真的公布提高半导体关税是对台湾、美国都不好。台积电出口到美国,因为关税价格拉高,对美国再工业化不利。美国希望本土晶片更独立自主,但这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美国短期内是需要依靠台湾半导体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