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央行”美元持仓5年最低 学者揭原因

台“中央银行”。(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5月2日电/新台币2日狂升逾9角,台“中央银行”强调升值非美国逼迫,但同一时间,美元持仓却已大砍近百亿美元、创五年同期新低。学者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暗示要让美元贬值,导致美元、美债的避险信任度下降,加上特朗普关税政策反覆不定,市场信心动摇,也让美元指数持续承压,波动性加剧。

  台北外汇市场新台币兑美元今天收盘收31.064元,飙升9.53角,成交金额22.48亿美元。今天开盘价为32.10元,最高30.77元、最低32.105元,波动极大。
 
  台“央行”每季公布的新台币发行数额与准备资产状况,向来是观察货币政策走向与金融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这些资料揭示“央行”实际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以及为支撑货币发行所需的准备资产组成,包括外汇、黄金及公债等,反映市场资金供需、货币政策操作方向与风险管理策略。

  根据最新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资料,“央行”外汇准备中的美元资产规模为664亿美元,季减84亿美元,减幅11%,年减99.7亿美元,减幅13%,不仅低于近年每季常见的700亿美元水准,也创下自2020年第一季(2020年3月底)以来的五年新低。

  根据Yahoo股市网站报导,针对“央行”美元资产大幅下滑的现象,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兼任教授陈松兴分析,背后反映出全球对美元信心动摇,其背后有三大关键因素。

  1.结构性风险上升、美元避险地位松动:

  特朗普再度参选后,针对中国大陆扬言加征新一轮关税,并多次暗示要让美元贬值,导致国际市场对美元、美债的避险信任度下降。陈松兴指出,原本企业与民众持有大量美元资产,但在特朗普政策变数下,出现结构性的调整潮。   2.景气下行压力

  美国近期经济数据走疲,通膨降温、企业获利转弱,就业市场也出现放缓迹象。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转趋保守,资金逐渐从美元资产转往黄金、欧元、日圆与瑞士法郎等替代避险工具。

  3.市场与政策不确定性高

  美国政府在第二季将迎来8兆美元的债务到期高峰,市场担心国会是否能顺利通过新的举债上限法案。加上特朗普对多国关税政策反覆不定,市场信心动摇,也让美元指数持续承压,波动性加剧。

  辅仁大学金融与国际企业系副教授韩千山指出,特朗普为了让美国制造业回流、提升出口竞争力,有意引导美元走弱。面对这样的国际趋势,台湾“央行”预期美元走势波动,也可能调整外汇部位、转持其他币别或资产,以分散风险。

  “这真是不确定的年代!”韩千山感叹,从美中贸易战、关税政策到地缘政治,每个变数都可能牵动市场。现在企业与消费者都倾向保守,投资与消费明显缩手,景气下行的疑虑升高。他也提醒,虽然目前美元震荡剧烈,但从结构来看,长期趋势偏弱。此外,关税措施还可能推升进口成本,进一步带动通膨压力,“又衰退、又通膨”的风险不容忽视。

台“中央银行”。(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5月2日电/新台币2日狂升逾9角,台“中央银行”强调升值非美国逼迫,但同一时间,美元持仓却已大砍近百亿美元、创五年同期新低。学者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暗示要让美元贬值,导致美元、美债的避险信任度下降,加上特朗普关税政策反覆不定,市场信心动摇,也让美元指数持续承压,波动性加剧。

  台北外汇市场新台币兑美元今天收盘收31.064元,飙升9.53角,成交金额22.48亿美元。今天开盘价为32.10元,最高30.77元、最低32.105元,波动极大。
 
  台“央行”每季公布的新台币发行数额与准备资产状况,向来是观察货币政策走向与金融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这些资料揭示“央行”实际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以及为支撑货币发行所需的准备资产组成,包括外汇、黄金及公债等,反映市场资金供需、货币政策操作方向与风险管理策略。

  根据最新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资料,“央行”外汇准备中的美元资产规模为664亿美元,季减84亿美元,减幅11%,年减99.7亿美元,减幅13%,不仅低于近年每季常见的700亿美元水准,也创下自2020年第一季(2020年3月底)以来的五年新低。

  根据Yahoo股市网站报导,针对“央行”美元资产大幅下滑的现象,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兼任教授陈松兴分析,背后反映出全球对美元信心动摇,其背后有三大关键因素。

  1.结构性风险上升、美元避险地位松动:

  特朗普再度参选后,针对中国大陆扬言加征新一轮关税,并多次暗示要让美元贬值,导致国际市场对美元、美债的避险信任度下降。陈松兴指出,原本企业与民众持有大量美元资产,但在特朗普政策变数下,出现结构性的调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