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币惊见2字头!翁履中:台湾配合美要求?

翁履中表示,台币升值的关键在于升值过程是否有战略、有节奏。(照片:翁履中脸书)

  中评社台北5月5日电/新台币5日兑美元升到29字头,创下自1988年以来最大单日升幅,牵动整个亚洲金融局势。对此,旅美教授翁履中5日在脸书发文表示,对于新台币急升,“中央银行”似乎未明显出手干预,与过去台湾货币当局积极平抑升值的风格有所不同。这点,也让外界推测:台湾是否已“默契性”配合美方要求,在汇率上释出善意?

  翁履中强周,关键不在于是否升值,而是升值的过程是否有战略、有节奏,以及是否清楚传达预期与底线,“市场真正忧虑的不是升值本身,而是政策模糊与方向不明”。

  翁履中表示,市场分析普遍认为,这波强升与台美贸易谈判密切相关。根据瑞典斯堪的纳维亚银行分析,台湾资金市场可能正对美方即将与亚洲伙伴达成贸易协议的预期做出反应。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日前接受访问时透露,本周可能与“多个国家”签署新一轮贸易协议,虽未具体点名,但包括台湾、韩国与日本等国目前正积极与华府协商,被视为主要对象。

  翁履中说,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大陆商品的关税政策仍维持强硬,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接受媒体提问时强调“协议是我说了算”,展现对谈判节奏的高度掌控。副总统范斯(JD Vance)也指出,美方正在与印度、日本及韩国等国密集协商,倾向优先处理“比较好谈”的对象。

  翁履中指出,台币的急升引发外界对台湾货币政策的高度关注。相较以往,“中央银行”今被质疑“没动作”,与过往倾向抑制快速升值的态度略有不同,引发外界推测,台湾是否已在汇率政策上对美方释出善意,作为谈判筹码的一部分。

  翁履中表示,新台币大涨与特朗普放话“贸易协议即将到来”这两则新闻,看似平行,实则相互映照。特朗普的谈判逻辑一向不是单点操作,而是多轨并进——关税只是起点,真正的谈判筹码还包括汇率、防卫依赖、军售合作、科技投资乃至市场开放等多重面向。从1985年的《广场协议》到如今传闻中的“海湖庄园协议”,美国在贸易谈判上向来以灵活多元的策略进行施压,不仅限于关税,而将汇率、防卫合作、军售、科技投资与市场开放等因素一并纳入协商考量。   翁履中认为,这次台币升值超过4%,韩元也升值约3%,而日圆、越南盾与印度卢比的升幅相对有限,这反映出美国在对外谈判中施加“选择性压力”,“各国”也展现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翁履中进一步指出,美国并不会明白表示“某国”应该升值,但政策讯号会不断释出。“懂行的人,自然会看着办。”关键不在于是否升值,而是升值的过程是否有战略、有节奏,以及是否清楚传达预期与底线。市场真正忧虑的不是升值本身,而是政策模糊与方向不明。

  翁履中表示,若政府能清楚说明升值目标与阶段性规划,反而能让市场释怀、稳定预期,减少过度反应。对于出口导向、供应链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台湾而言,汇率策略不只是短期数字的变化,更攸关企业竞争力与市场信心。

  对比日、韩与新加坡的谈判态度,翁履中指出,这些国家选择不急于与美方签署协议,并非抗拒,而是因为“知美”且“不媚美”。他们理解特朗普所需的是政治表面胜利,而非立即实现的实质内容,因此选择以微笑周旋、争取时间与空间,展现谈判老手的老练。

  反观台湾,翁履中认为此波快速升值可能暴露谈判上的过早反应,是否因此让出太多底牌、换得过少回报,值得审慎思考。他提醒,汇率可以是谈判中的筹码,但不能成为唯一让步,也不能牺牲长期的“国内”经济稳定。“尤其汇率策略攸关企业生死与市场信心。这波升值若未清楚设定方向,将可能导致企业外移压力与出口竞争力丧失”。

  翁履中最后强调,这并非党派之争,而是全体“国家”利益的考验。无论哪一党执政,都必须面对同样的压力与不对称谈判局势。他呼吁政府团队应在保持透明与战略节奏的前提下,争取最大利益,守住政策底线。“不要怕让人民知道我们遇到压力,大家怕的是不知道我们怎么应对。”他说,在全球博弈日益复杂的今日,唯有稳住政策方向、诚实面对困难,才能真正让市场安心、产业有依靠,进而为台湾取得长远保障。

翁履中表示,台币升值的关键在于升值过程是否有战略、有节奏。(照片:翁履中脸书)

  中评社台北5月5日电/新台币5日兑美元升到29字头,创下自1988年以来最大单日升幅,牵动整个亚洲金融局势。对此,旅美教授翁履中5日在脸书发文表示,对于新台币急升,“中央银行”似乎未明显出手干预,与过去台湾货币当局积极平抑升值的风格有所不同。这点,也让外界推测:台湾是否已“默契性”配合美方要求,在汇率上释出善意?

  翁履中强周,关键不在于是否升值,而是升值的过程是否有战略、有节奏,以及是否清楚传达预期与底线,“市场真正忧虑的不是升值本身,而是政策模糊与方向不明”。

  翁履中表示,市场分析普遍认为,这波强升与台美贸易谈判密切相关。根据瑞典斯堪的纳维亚银行分析,台湾资金市场可能正对美方即将与亚洲伙伴达成贸易协议的预期做出反应。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日前接受访问时透露,本周可能与“多个国家”签署新一轮贸易协议,虽未具体点名,但包括台湾、韩国与日本等国目前正积极与华府协商,被视为主要对象。

  翁履中说,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大陆商品的关税政策仍维持强硬,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接受媒体提问时强调“协议是我说了算”,展现对谈判节奏的高度掌控。副总统范斯(JD Vance)也指出,美方正在与印度、日本及韩国等国密集协商,倾向优先处理“比较好谈”的对象。

  翁履中指出,台币的急升引发外界对台湾货币政策的高度关注。相较以往,“中央银行”今被质疑“没动作”,与过往倾向抑制快速升值的态度略有不同,引发外界推测,台湾是否已在汇率政策上对美方释出善意,作为谈判筹码的一部分。

  翁履中表示,新台币大涨与特朗普放话“贸易协议即将到来”这两则新闻,看似平行,实则相互映照。特朗普的谈判逻辑一向不是单点操作,而是多轨并进——关税只是起点,真正的谈判筹码还包括汇率、防卫依赖、军售合作、科技投资乃至市场开放等多重面向。从1985年的《广场协议》到如今传闻中的“海湖庄园协议”,美国在贸易谈判上向来以灵活多元的策略进行施压,不仅限于关税,而将汇率、防卫合作、军售、科技投资与市场开放等因素一并纳入协商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