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金融开放服务外资

2024年3月20日拍摄的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一景(无人机照片)。(图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4月27日电/据新华社报导,位于天津自贸试验区中心商务片区的物流平台企业狮桥集团自2020年以来已获外资授信超18亿元,资金入境后主要用于新增融资租赁业务的投放。依托“金融+科技”手段,该公司为超过8000台车辆提供了金融支持。

  “在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支持下,我们获批申请加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货车司机群体‘画像’,帮助他们融资购车,有效降低了门槛。”狮桥集团合规总监刘乐说。

  2015年4月起,在拥有“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发展定位的天津,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落户并不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

  2022年5月,总部位于意大利的高利尔(天津)包装有限公司,在离岸贸易“天津模式”下完成首单离岸贸易结算,如今此类业务已经常态化开展。

  “天津公司可以采购全球供应商的原材料,经由意大利、荷兰等境外制造基地装配后,直接发往泰国等海外销售目的地,收付汇贸易行为则发生在天津公司。”高利尔(天津)包装有限公司米尔科·图里纳说。

  传统模式下,跨境资金流与物流必须一致,而“天津模式”则以外汇管理部门+属地行政主管部门+商业银行+离岸贸易实施企业的多方“现场办公会”形式批准相关业务。

  2024年,天津自贸试验区以天津1%的土地,贡献了全市38%的进出口额,实际使用外资超过全市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