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全球首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
中评社北京4月21日电/据新华社报导,希腊牧羊人、1896年夺得奥运史上首个马拉松冠军的斯皮里宗·路易斯不会料想到,129年后在中国,机器人也能站上马拉松赛道。
以人形本体为介,以人工智能为脑,与人类同步出发、共跑半马赛道,同享一片欢腾……
4月19日,北京亦庄。一声划时代的发令枪响过后,全球人机协作新历史,从这里起笔。
前所未有的奔跑
早上7时,北京南海子公园出发点,氤氲未散,人潮涌动。
赛道一侧,人类跑者把兴奋、新奇挂在脸上;另一侧,20支人形机器人参赛队在做着最后的赛前准备。
屏息凝神,静候发令……“砰!”7时30分,全球首次“人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
身高1.8米、体重55公斤的“天工Ultra”率先出发,在大功率一体化关节、腿足刚柔耦合设计“加持”下,稳定保持以7到8公里的时速前行,引得人群阵阵惊呼。
“天工Ultra”擅长奔跑,但也需换电。对此,身高1.2米的人形机器人“旋风小子”自有策略,它步频快、重心稳,希望用长续航和“大个子”拼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