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湾区右手东盟 香港开拓发展新空间

这是2024年9月17日拍摄的香港货柜码头。(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4月25日电/据新华社报导,“东盟与香港经贸关系深厚,东南亚国家的华侨与大湾区的关系千丝万缕。”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这样描绘香港“左手湾区右手东盟”的独特位置,“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企业可以携手港商一起‘走出去’。”

  4月初以来,美国胡乱挥舞关税大棒,作为自由港的香港也受到无理攻击。因应国际贸易形势日趋复杂,香港在过去几年未雨绸缪,一方面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另一方面加强与东盟等海外市场的经贸联系,利用自身独特优势化解危机,开拓发展新空间。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用好香港最大机遇

  面对美国滥施关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强调,粤港澳大湾区约8700万人口,生产总值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国家是香港的最大机遇,也是最大的确定性”。

  就在一个月前,《关于修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二》开始正式实施,在香港多个特别具有优势的服务领域增添了开放措施,进一步便利香港服务提供者及专业人士在内地设立企业和发展业务。

  截至去年底,CEPA下的累计货物关税优惠已突破102亿元人民币。去年,内地与香港的货物贸易总额超过4.8万亿港元,是实施CEPA前的三倍多,平均每年增长5.6%。内地对香港服务业作全面或部分开放的部门已增至153个,占全部160个服务贸易部门的96%。

  去年11月,在广州举行的粤港深化经贸投资合作交流会上,粤港企业签署126项、总值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经贸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