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刘淑仪:务实合作是打赢贸易战的关键
中评社香港4月25日电/英文《中国日报香港版》发表行政会议召集人、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文章:“务实合作是打赢贸易战的关键”。以下为该文章内容。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对全球发起攻势,征收所谓“对等”关税,中美关系随即急转直下。关税闹剧引发金融动荡,美方不得不紧急叫停,唯独对中国关税居高不下,而且为了逼迫中国就范,美方甚至肆意将中国输美商品关税推高至245%。
与此同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又宣布对在美国港口停泊的中国船只征收停靠费用,进一步印证特朗普政府矛头直指中国,意图进一步扩大中美贸易战。尽管特朗普以行政命令滥加关税颇有违宪之嫌,且本国抗议声浪此起彼伏、市场焦虑日益加剧,但本届美国政府依然我行我素。
面对美方的高压态势,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夏宝龙近日在香港发表讲话,指出“美国不是要我们的税,而是要我们的命”。
对于这场贸易战,美国资深中国问题观察人士和国际关系专家普遍持保留态度,认为美方胜算不高。他们认为,面对美方威逼恫吓,中国民众始终与中央政府同频共振,齐心协力、一致对外,而美方则因颠覆全球经济贸易体系、损害自身国际信誉而遭到严重反噬。
《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在中国内地实地考察四个月,他近日在播客节目中猛烈抨击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政策,批评那些认定“中国不会创新”的美国政客实属“小丑”作派。
弗里德曼指出,在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已催生出一批科技足以领先全球的本地企业,涵盖电池、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无人机及机器人等产业;而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中美差距也已收窄至伯仲之间。
弗里德曼表示,美国固然可以考虑加征关税,但通过吸引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则更具备战略眼光。而且,中美两国应当携手应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三大难题——极端气候、人工智能治理和全球秩序混乱。
值得关注的是,皮尤研究中心在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后、但尚未宣布“解放日”前,曾对3605名美国成年人开展的民调,发现美国民众对华负面观感五年来首次出现小幅下降。视中国为“敌对国家”和“最大威胁”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下降了10和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