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贸易停摆的终点或是战争?

3月28日,顾客在美国纽约市一家超市购买食品。(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4月24日电/据大公网报导,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大国之间的关税战、贸易战屡见不鲜,更与一战与二战的爆发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而这一次特朗普挑起全球贸易战似乎成了“矿井里的金丝雀”,其终点会否走向军事战争,也是众说纷纭。

  经历过上世纪“大萧条”仍健在的人已寥寥无几。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顶着上千名经济学家的反对声,签署了国会通过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但立即招致欧洲列强及加拿大的报复。在此后的四年间,全球贸易总量收缩了66%,加速了世界经济的衰退,这对德国法西斯的崛起和希特勒的上台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伏笔。而在美国本土,美国加征关税及贸易萎缩也同时拉长了“大萧条”的时间,报复性的关税措施导致美国出口受阻,美国失业率从1930年的7.8%飙升到1933年的25.1%。

  美国极端保守派选择性地遗忘这段历史,而大国贸易战更久远的记忆只能来自历史教科书了。德国在1870年实现国家统一以后,其工业实力迅速崛起,全面挑战大英帝国的地位,英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英德霸权之争成为“修昔底德陷阱”的一个活生生案例。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指出,“英国与许多守成国一样被焦虑所困扰;而德国与许多崛起国家一样,雄心勃勃”。两强之争终于在1914年8月让噩梦变成了现实,无可挽回地陷入了大国关系的历史宿命。

  当2014年全世界举办纪念一战一百周年活动的时候,一些学者就此警告,大国之间经贸联系的深度捆绑并不能阻止彼此间的战争,旨在警示中美关系的可能前景。在一战爆发之前,英德之间的贸易完全停止,英国通过封锁等手段,完全切割了与德国的贸易供应链,以防止战略物资落入敌手。特朗普这次挑起全球贸易战,对中国不仅挥舞关税大棒,同时还大搞非关税壁垒,例如向中国制造的商船征收额外的码头停靠费,则属于严重的贸易歧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

  特朗普第一任期因新冠疫情的冲击而草草收场,第二任期比第一任期更加任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包括特朗普的支持者在内。由于最高法院的放行,特朗普拥有了充分的总统豁免权,权力的任性也带来了新的混乱。在关税问题上,原本属于国会的权力被特朗普独揽。他通过行政令,大搞贸易领域的“休克疗法”,展现了特朗普对世界经济和贸易体系的惊人破坏力。

  特朗普一边炫耀自己年度体检的健康状况,另一边却把美国经济秒变成“高危病人”,一只脚跨进了重症监护室(ICU),让2025年的夏天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90天对等关税暂停期”届时期满,美国6.5万亿美元国债也在那个时点到期,这些叠加因素会不会对市场形成共振效应,让华尔街提心吊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