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是一座令人感动的场馆
“一座令人感动的场馆”
4月13日中国馆开馆当天,大阪下起大雨,但参观者热情不减,展馆前人头攒动。“听说中国馆下午1点开放,于是就来排队了。我一直很期待来参观。”排队等待了约40分钟才入馆的参观者今木宏直说。他与妻子今木理惠在此前的世博会试运行日就曾入园参观。“我当时就注意到中国馆建筑外观非常有气势,想着一定要来看看。”今木理惠说。
中国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是本届世博会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中国馆外形宛如绵延展开的中华书简,外墙上以多种字体镌刻着百余句诗词名句。“中国的书法、文字非常有魅力,我觉得展馆的外观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魅力。”今木宏直说。
进入一楼展厅,一座巨大的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大型多媒体动态影像圆盘映入眼帘。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迎来不同光照、温度,中国古人精准发现其中规律,找到二十四个关键变化节点。圆盘以动画形式生动展示这二十四个变化节点,向参观者诠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国智慧。
中国古人智慧令人赞叹,现代中国科技令人钦佩。中国馆最引人瞩目的展品之一,当数由中国嫦娥五号、嫦娥六号采集的月球正面和背面土壤样品。
“一直很期待能看到月球背面的土壤,这次能亲眼看到真的很开心。”日本参观者森山花菜说。
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十仓雅和在参观中国馆后说:“中国馆展现的人与自然共生理念、悠久的历史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让中国馆成为一座令人感动的场馆。很想和家人再来一次,在这里度过一整天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