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镜头:乙烯配套码头 政策赋能区位优

这是海南炼化乙烯码头的起重装置(中评社 叶佳怡摄)

  中评社北京4月17日电(助理记者 叶佳怡)4月9日至4月15日,由中国记协与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共同主办,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承办的“自贸封关看海南”港澳台媒体记者集体采访活动在海南举行。4月12日下午,三十余位来自港澳台的记者一起来到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感受海南洋浦开发区蓬勃的发展活力。

  海南炼化地处海南省西北部的洋浦经济开发区,属于“境内关外”,毗邻北部湾,位于新加坡—香港—上海—大阪国际海运主航线上,是经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航运的第一节点,是沟通中国和东南亚的桥梁和纽带,地理和海运条件优越。自贸港政策落地后,加工增值免关税等利好政策,会为石化产业链升级提供诸多利好政策红利。

  其中,港澳台记者们重点参访了海南炼化的乙烯配套码头,该码头是一个呈L型的天然深水港,拥有4个泊位,港口岸线总长1215.9米,含1个5万吨级LPG泊位、2个2万吨级液体化学品泊位、1个3万吨级件杂货泊位,用于保障乙烯原料和相关产业的进出场,每年吞吐量达到560万吨。

  此外,在绿色环保方面,海南炼化公司坚持国际对标,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仅占洋浦环保污染物排放总量20%的环保排放,创造了占洋浦石化园区65%的工业总产值。